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融资主要依赖债券市场而不是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所占比例通常会高达70%到80%,远高于股票市场占比。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占据首位的融资方式都是留存收益,其次则是负债。而我国企业的融资行为与发达国家恰恰相反,根据对于上市公司的有关调查资料显示,中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中,外源融资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内源融资的比例普遍都很低,整体负债水平比较低,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的比例很高,平均资产负债率只有50%左右。在总体资产负债率水平偏低的情况下,我国企业没有选择有效利用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来增加企业价值,而是仍然保持着强烈的股权扩张冲动。在进行融资决策时,我国企业首先倾向于选择外源融资,其中又以股权融资为优先,其次才选择债权融资,整体上呈现出比较明显甚至是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股权融资指的是企业的原有股东出让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股东的融资方式。境外股权融资就是选择境外地点或境外投资人进行股权融资。与国内资本市场相比,境外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监管相对完善,流程比较便捷,并且拥有针对不同企业、不同融资需求的多种融资产品可供选择。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资本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已经成为自然而然的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境外股权融资渐渐成为中国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进行境外股权融资的企业,特别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境外股权融资能够带来改善企业治理水平的机会,那是由于境外资本市场的上市制度与本国内有着一定的差异,为满足上市地点对于企业治理结构、会计准则、信息披露等的要求,促使企业必须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同时,境外股权融资能够优化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也有利于降低或分散企业的投资风险。另外,境外股权融资能够帮助企业达到规模化、多元化、国际化经营,境外上市能够使企业更容易的进入当地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进行境外股权融资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然而中国经济市场化历史较短,金融开放程度不足,中国企业资本运作经验有限,这都为企业顺利进行境外股权融资提出了挑战。那么境外股权融资为我国企业带来了哪些利益和效果?我国企业境外股权融资的发展和现状如何?体现怎样的特点?未来又有哪些发展趋势呢?这些正是本文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
1.2研究意义
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万亿美元,自从2010年超过日本后,持续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7.7%的年度经济增长速率更是远高于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一直表现亮眼,受世界瞩目。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企业对资金的大量需求,融资问题成为制约很多企业发展的瓶颈。
国内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在金融抑制和以国有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制下,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于高速的经济增长显得缓慢并且市场化程度滞后。国内资本市场缺乏多等级层次的投资结构,品种有限,渠道狭窄,风险弹性机制不完善。企业发行股票、债券或申请银行贷款的门槛高,审批程序严格,审批时间长。这些都促使国内企业将注意力投向境外市场进行融资。
通常观点认为,企业通过境外上市等境外股权融资方式可以得到很多好处,比如低成本募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得到严格的监管审查、获得品牌推广的机会、完善公司的治理机制、改善企业经营信息不对称问题等等。然而,也有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融资的风潮中显得盲目跟风,甚至有企业曾遭遇到海外投资者的诉讼。也有学者对于国有银行、国有企业海外上市是否贱卖产生质疑。企业在海外进行股权融资不免会牵涉到很多问题,比如,融资的方式和地点如何选择、海外上市的上市资产如何定价等。对于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层而言,境外股权融资有没有使企业的治理水平得到改善、有没有令公司经营业绩得到提升、产生这些变化的机制和规律是什么、有什么经验启示和理论价值等等,都是有待研究的。 中国企业境外股权融资的发展与现状(2):http://www.751com.cn/jingji/lunwen_1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