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四大部分:
1. 首先对中国对外劳务出口的发展历史概括,然后根据一些具体的数据分析概括我国目前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从劳务输出的流出地区和流入国两个方向来分析。
2. 然后结合第一部分中的现状,通过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来分析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内部问题有:中国对外劳务输出规模小、信息渠道不畅通,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政府部门对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不重视和对输出人员的健康问题的不重视、法律问题、管理体制不健全等九个问题;外部问题有:国外劳务输出的准入机制、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两点。
3. 在第三部分的我对外劳务输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来分析发展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对策。根据不同的问题,制定不同的对策来应对。
4. 第四部分主要是对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展望。
一、 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现状分析
(一) 中国对外劳务输出发展历史及现状
1. 劳务输出的概念
劳务输出是劳动力空间流动的一种形式。包括国际劳务输出和国内劳务输出。国际劳务输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了较大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据世界银行1986年统计,世界劳务市场的劳务容量约为2000万人。
2. 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对外劳务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秦汉时期。我国近代的劳务输出,在鸦片战争(1840年)之后即有雏形。19世纪中叶,北美、澳洲大陆发现了金矿,由于黑奴买卖已经停止,加之当时的清政府把移居海外的中国人当作“贱民”、“弃民”对待,采取不予保护的政策,殖民者便趁机通过利诱、拐骗、强拉等不法手段,掳掠了大量中国劳动力,即“华工”。这是我国近代劳务输出的开端。
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派出了大量劳动力,为英、法、俄以及东南亚国家抵抗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提供了巨大的后勤支援。由于我国这一时期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并不以经济利益为目标,带有很强的为战争服务的性质,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劳务输出。
到上世纪50——6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劳务输出有了新的发展。但这一时期的劳务输出大都是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以援助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如前苏联、蒙古、尼日利亚等的经济建设为主。派遣了大批技术人员以及工人和医务人员,基本上是无偿的或是优惠的,同样并不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因此说当时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劳务输出,但却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劳务输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劳务输出事业才得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真正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央“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劳务输出事业取得了更快的发展,到2000年已初具规模,成为我国开展对外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劳务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对外劳务输出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3):http://www.751com.cn/jingji/lunwen_17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