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加大现代服务业引资力度,拓宽第三产业投资领域 14
1.2.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资工作,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 14
1.3. 优化农业部门国际直接投资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 14
2. 改善国际直接投资环境 15
3. 完善国际直接投资的渠道与方式 15
结束语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上海,带来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使上海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之一。2012年上海吸引外资再创历史新高,实到外资增幅高出全国水平24.2个百分点,增速居东部各省市之首。去年全年本市合同吸收外资223.38亿美元,同比增11.1%;实际利用外资151.85亿美元,同比增20.5%,形势好于全国。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因素,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而一个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则会阻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等,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综合了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于一体,它一方面通过资金的供给和流向来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外商投资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东道国产业升级,它的流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因此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工具。
一、上海产业结构以及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状况
1. 上海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1.1.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历程
1985年2月8日,国务院同意上海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改造振兴上海调研组《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指出上海市要充分利用对内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发挥优势,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开拓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要在1990年以前尽快转上良性循环,力争到本世纪末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据此,上海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发展对外贸易、金融、旅游、咨询服务为重点着手培养与发展第三产业,开始对于产业结构“退二进三”改革升级的探索。
进入九十年代,上海产业结构开始战略性调整,确立坚持“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到2000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3:45,到2010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9:60,1995年上海第三产业产值占上海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40.1%,较五年前上升近1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与751大支柱产业占上海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达到10%与45%,较五年前分别上升8与10个百分点,这表明上海产业结构正在向技术密集型与知识集约型转变升级。
200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把握国际产业升级与转移加速的新趋势,大力发展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产业,发展清洁生产,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保持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到201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并对三大产业分别制定实施目标,第三产业:巩固发展第三产业,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的能级和层次,增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综合服务功能。第二产业:强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对产业升级和传统产业改造的推动作用,强化不同产业融合发展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积极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均势产业,淘汰劣势产业。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装备制造业为骨干、原材料工业为基础、都市型工业为配套的现代制造业体系。第一产业: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土地集约化、农业规模化经营,创新农业功能,建设农业科技强市,增强农业综合竞争能力。到2010年,初步建成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化都市型农业。 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对上海产业结构的影响(2):http://www.751com.cn/jingji/lunwen_9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