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孤立点挖掘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4)

时间:2016-11-30 11:34来源:毕业论文
3.2 改进思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针对CLARANS算法邻居结点的选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有当前的结点Current划分出的k个簇中,分别为每个簇计算出离簇中心


3.2 改进思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针对CLARANS算法邻居结点的选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有当前的结点Current划分出的k个簇中,分别为每个簇计算出离簇中心点最远的t个对象,将这t个对象依次替换包含他们的簇中心点,形成t个Current的邻居结点,计算这些邻居结点与Current的代价差,如果比Current的代价小,将Current更新,这样孤立点就可能被准确的划分到新的簇中。
改进后的算法执行步骤描述如下:
1)    设置i=1,执行原算法的描述至第6步;
2)    For in Current
3)    在p为中心点的簇内,计算出离中心点p最远的t个对象;
4)    将这t个对象一次转换p点,形成Current的邻居结点S’,并计算其与Current的代价差;
5)    如果S’的代价较小,则Current设为S’;
6)    转向2),直到由Current结点划分出的所有簇都被计算;
7)    i++,如果i>numlocal,输出bestnode并停止;否则,转向1);
3.3 CLARANS算法改进前后对比
原算法的缺点在于由于孤立点在数据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小,算法的随机性取样方式极有可能将这些孤立点忽略,而改进后的算法对邻居结点的选取条件做了进一步的限制,减小随机性,更利于检测孤立点。
4.LOCI孤立点算法
现实中的数据源通常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使得原有算法分析得到的孤立点可能会有更新。获取新孤立点的方法有两种重新计算和增量计算,由于我们通常面对的都是大数据集,重新计算,一方面代价太大,另一方面,因未利用有关历史信息,而导致重复计算。
本章先介绍基于密度的局部关联识别算法(Local Correlation Integral,LOCI),然后提出本文的改进方法。
4.1LOCI算法
基于密度的局部关联识别算法不再把异常看做是一种二元属性,而是用局部关联识别因子来表示对对象的异常程度。由于在数据库中的对象可以看做多文空间中的一个点,因此后面的文章我们混用了“对象”和“点”表示数据集合中对象。
为了更清晰明了的判定孤立点,我们先定义一下几个术语:
1)    对于任意正实数r,任意对象 的r-邻域是一个对象集,它包含了所有与对象 之间的距离不超过r的对象,即
2)     为对象 的r-邻域中的对象总数,即 =
3)
4)
定义1、对于p的多粒度偏离因子
对于任意对象 ,给定了r和 ,对象 的多粒度偏离因子定义为:
   
 中永远包含 本身,也就是说 ,这就意着公式 永远成立
定义2、计算领域和取样领域
统计邻域为一个对象的半径为 r的邻域,而取样邻域为它的半径r的邻域
 
4.1统计和取样邻域示意图
则实线圈区域就是 的统计区域,另外 的取样区域中包含了三个点 、 、 ,我们也用虚线画出了它们的统计区域,于是我们定义:
 
为确保每个对象的邻居包含足够的对象,取样区域的计算半径一定要足够大,所以 值一般取1/16.
定义3、孤立点判定
多粒度偏离因子的定义抓住了异常的精髓,接着我们定义局部关联识别因子(Local Correlation Integral Factor)  ,如果某个对象满足 这个条件,那么我们就认为它是孤立点。
4.2LOCI算法改进
原算法只适应于静态环境,如果数据集中的某个对象发生变化,则需要重新计算集合中所有对象的LCIF值,由于计算LCIF的时间复杂度太高,将LOCI算法直接应用于动态的数据库环境是不现实的。通过对LCIF特性的研究可知,每个数据对象的LCIF值,仅与该对象所处的局部环境有关,数据更新一般也仅对某些相关对象的异常程度造成异响。因此,针对动态数据环境,特别是网络入侵检测的实际需要,提出一种动态的局部异常检测更新挖掘算法(DLOCI),在原有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只对受影响的部分数据重新计算,可以避免重新计算所有对象的LCIF值,从而在动态环境下大大提高孤立点的挖掘速度。 孤立点挖掘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4):http://www.751com.cn/jisuanji/lunwen_53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