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定义明确了舆情的主体、客体和本体,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趋向于对任何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为舆情的定义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方面,舆情的客体不仅包含公共事务,一些私人事务也被人们所讨论甚至产生较大影响,如“艳照门”这一私人事件由于关涉道德伦理迅速演变为公众话题,一度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另一方面,舆情所隐含的不仅是人们的情绪、态度等,不少言论具有较高的鼓动性,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倾向,如2008奥运火炬传递期间的“家乐福事件”等。
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1、直接性,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微博等,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2、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3、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
另外,网络舆情与国家安全、经济也紧密相关。网络在提供了下情上达的便捷方式的同时,对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一方面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分化和西化,思想舆论讨论异常激烈。另一方面,传统的政治斗争手段,在网上将以更高效的方式实现,利用网络串联、造谣、煽动将比在现实中容易得多,也隐蔽得多。还有,网络的全球化,对我国民众的观念、生活方式、经济利益影响深远,舆情的管理和研究也显得十分必要。
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一般为新闻评论、BBS、博客、微博等,因此,在上述现象下,从微博数据入手,针对网络舆情进行研究,以期减少社会复杂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显得意义非凡。
2.2舆情研究现状
2.3 Netlogo平台
Netlogo是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的新型软件,其特点在于运用多重表征方式,并且加强各表征之间的联系,其使用者可以利用特定的可视模型系统学习特定的概念,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最终达到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目的。
Netlogo于1999年由美国西北大学的Uri wilensky等研发,此后由美国西北大学的“关联学习中心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发展。论文网
该软件已经有多个版本:Version1.0(2002年4月)、Version1.1(2002年7月)、Version1.2(2003年3月)、Version1.3(2003年6月)到最新的Version4.1Rc2(2009年6月)。该软件的程序全部用Java语言编写。程序的运行在各操作系统中都可以,另外需要大约230M的硬盘空间和128M内存。该软件目前可以在网站上免费下载。
Netlogo目前已经有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且比较成熟的模型库,其中可以使用的实例设计到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模型库中已经有的学科领域包括:艺术、生物学、物理学以及化学、计算机科学、地质科学、游戏、数学、社会科学等等。用户可以非常便捷地调用这些模型,可以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和模拟,甚至修改后存储成为一个新的模型。该项目的开发组成人员还在进一步的努力,一些具有探究性的模型库实例及课程内容正处于开发和试用之中。该软件还允许学生、教师和课程开发者开发他们自己模型的自主性环境[1]。
2.4多Agent系统建模仿真
目前在国内信息科学学术界对于Agent的译法有多种,如智能体、代理等。但事实上,对于Agent的定义尚无公认的被统一接受的说法。最常见的便是引自Wooldrige和jcnnings的定义,即:Agent是一个能够感知外界环境并具有自主行为能力的以实现其设计目标的自治系统。Agent具有以下几种特性: Netlogo网络舆论会话情境关联与聚合研究(3):http://www.751com.cn/jisuanji/lunwen_71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