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工具。企业赖以生存的前提是赢得市场,而赢得市场的关键在于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即迅速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才流等生产要素有效组织起来的能力[4]。传统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比较刻板,层次多,信息传递单向且只能逐层传递,导致企业对市场有效信息获取延迟,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慢,经济效益低下。另外,传统的企业中对文件和数据的处理只能由员工进行手工整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低下。为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弊端,企业引进了信息技术,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的应用于企业的运营管理当中,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45294
所谓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是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使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集成和整合,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过程。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它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1.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管理信息的处理效率。市场信息对于企业
就相当于情报对于军队,是企业管理者做错有效决策最重要的依据所在。计算机的应用,提高了了企业对信息的获取论文网、传递和处理的效率 。企业管理信息处理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管理质量的提升,显然这对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
2.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管理信息的利用价值。在传统多层次的管理模式中,信息的逐层传递不但非常的慢,而且往往会使信息失真,导致有效信息丢失或曲解。而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实现信息的直接、快速的传递,同时又可以将对企业发展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数据库保存和处理,使得企业管理者可以有效实现企业管理信息的有效利用和整合,从而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3.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有利于节约企业运行成本。成本优势是企业现状和未来较长时间内比较竞争的优势,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引进,不但大大减少了企业的劳动成本,而且使企业信息处理和信息沟通变得可控、高效 和灵活 ,满足了企业管理和沟通上的需要,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大量的成本。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国内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发展仍不成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自上个世纪 50 年代,美国、日本及欧洲的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就发现了现代技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影响,开始了相关的探索和研究。上个世纪 70 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尝试将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设计、制造等环节相结合,建成了一批独立的应用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辅助设计系统(CAD)、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及各种生产控制等应用系统在那个时期纷纷出现[3]。90年代,美国在MRP-II的基础上,集成了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SCM),开发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数据显示,美国早在1993年就有2.4万家企业使用数据库交换(EDI,电子商务的前身),其中最大的100家企业使用的EDI比例已达到97%。到2000年,美国和日本的所有大企业就已经全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模式。 企业内部管理软件的设计开题报告:http://www.751com.cn/kaiti/lunwen_46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