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郭大平.劳动者休息权法律保障制度研究----基于“过劳死”的案例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6] 郭厚平.《论我国劳动者休息权的法律保障[D]: [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安徽大学,2011
[7] 马飞.我国劳动者休息权法律保障制度完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吉林大学 ,2013
[8] 向科伟.我国劳动者休息权实现的困境与保障机制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9] 关崴.中美劳动者休息权的对比研究[J].学术研究,2012
[10] 张志伟.劳动者休息权保护路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
[11] 张佳佳.休息权相关问题初探---从权利本质的角度分析[J].《前沿》,2006年第11期
[12] 程思良.休息权法律属性探讨[J].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7
[13] 吕铁贞.休息权的权利主体新论[J].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2期
[14] 程思良.休息权初探[J]. 云梦学刊,2007
[15] 蓝寿荣.休息何以成为权利——劳动者休息权的属性与价值探析[J]. 法学评论,2014
[16] 娄刚.浅析休息权[J].社会观察,2012
[17] 程思良.民法视角下的休息权[J]. 云梦学刊,2011
[18] 梁嵘.论我国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的保障——以公民的宪法基本权利为视角[J].科学教育家,2007
[19] 杨福忠.论劳动者的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报,2012
[20] 王江.论劳动者的休息权[J].现代经济,2009
[21] 段佩佩.劳动者休息权能否放弃[J].经济与法,2011
[22] 闫兵.劳动者休息权的民生视阈[J].学术交流,2008
[23] 杨学友.劳动者你的休息权不容侵犯[J].中国职工教育,2012
[24] 马秀招.保障我国劳动者休息权的若干思考[J],福建建材,2013
毕 业 论 文(设 计)开 题 报 告
2.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手段
2.1研究思路
通过对劳动者休息权保障背景的了解和对国内外关于该权利研究现状及保护现状的深入探究,我拟采用以下写作框架:
一、 引言;
二、 休息权的相关概念和内涵;
三、 国内外休息权的发展;
四、 我国现阶段对休息权的规定及保护现状;
五、 我国休息权遭遇困境的原因分析;
六、 对休息权的发展与相关制度的完善所提出的建议。
2.2研究方法及手段
为研究劳动者休息权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我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及手段:
一、 文献研究法
根据对休息权的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该问题。
二、 历史分析法
休息权和其相关制度反映着经济、思想、文化的社会背景,只有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掌握了休息权法律调整制度的历史背景,才有可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休息权的价值及其法律保障机制构建的规律性经验。
三、 比较分析法
通过中外对比分析可以使我们对中外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制度的异同进行检视,找出这种异同的制度性背景原因,探讨在相异的制度背景下借鉴外国相关制度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四、 问题分析法
找到现阶段休息权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不仅可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还能为该权利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劳动者休息权开题报告(3):http://www.751com.cn/kaiti/lunwen_46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