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
通过对不同文章的研读,我加深了对姓名权的各种特征属性及其所保护的具体内容的了解,深刻体会到姓名权在我国市场经济上越发的重要性及其潜在的价值。从社会上各种真实的姓名侵权案例出发,也有助于我加深对现今社会姓名权被侵害的各式情形的理解,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姓名权的法律保护的演变过程及现状,发现当今我国姓名权保护问题上的各方面的不足,借鉴外国先进情况,不断完善我国在姓名权方面的保护。因此,我对我国关于姓名权的保护的完善,提出了以下一些想法:
(一)完善相关立法,细化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权做出法规、规章的相关机构在遵循上位法的同时也要适当地落脚于客观现实问题,创新出相应配套的行政规定和措施来解决姓名权纠纷。
(二)要正确认识姓名权的本质,立足于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设立姓名收益权能,促进姓名权的商品化。
(三)控制好公权力,抑制公权力的异化,从而防止其侵犯公民姓名权而非法获利。
(四)填补身份证明制度漏洞及加强高考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提高我国个人身份信息系统的有效衔接度和身份证明制度信息化,最大限度地防止姓名侵权现象的发生。
(五)拓宽姓名权救济途径,特别是完善损害赔偿救济制度的建设。
(六)加大对姓名权维权法制意识的宣传,培养与扶持相关保护姓名权的中介机构、中介经纪人和代理人,加强公民对私权利的保护意识。
附:参考文献目录
[1]李岩,谢尚书.我国自然人姓名权认知度的实证研究与完善——以对辽宁省大连瓦房店市调研为基础[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3):364-367.
[2]袁仕益.姓名权法律保护之研究[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9):80-80.
[3]卢义杰,周珊珊.冒名顶替案:责任认定易,司法救济难。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4月22日第B02版.
[4]戴谋富,姚锋.姓名权的网上侵害及其民事责任[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4):46-48.
[5]郑春雨.现代社会侵害姓名权行为的特征及趋势[J].法制与社会,2007,1:152.
[6]周优生.名人姓名权商品化的法律规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6):53-55.
[7]刘超,刘慧.论公民姓名权的法律保护[J].青春岁月,2013,11:365.
[8]李林启.确立姓名权商品化制度浅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3):55-58.
[9]袁雪石.姓名权本质变革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23(2):44-51.
[10]肖君拥.“罗彩霞事件”的法理评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9(7):61-64.
[11]杜远银,王志顺,李辉,等.罗彩霞事件:告诉了我们什么[J].中国检察官,2009,6:018.
[12]刘文杰.民法上的姓名权[J].法学研究,2010,6:007.
[13]冯晓丽,肖志峰.运动员姓名权及其法律救济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12):25-28.
[14]卢文超.关于审理姓名权案件的几个问题[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6,22(4):60-66.
[15]刘超,刘慧.论公民姓名权的法律保护[J].青春岁月,2013,11:365.
[16]王利明.论网络环境下人格权的保护[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1-7.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2.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手段
一、 研究思路
论题的研究主要是遵循以下的思路进行的:
1. 查阅我国关于姓名侵权的案例,例如罗彩霞案、芩玉齐案、邹志静案、李云峰案等案件,从而得知我国存在的姓名侵权的现象,引起该论文的研究。
2. 通过搜集现有的姓名权的有关资料,界定姓名权的概念、了解其保护的内容、属性性质等,从而思考当今姓名权的重要性。 姓名权的保护开题报告(3):http://www.751com.cn/kaiti/lunwen_4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