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小企业不能够准确预测资金需求的动向,经常是在有资金需求的时候才开始考虑融资问题。这就使得中小企业在贷款方面存在着时间急,每次贷款要求的额度小,贷款次数频繁的特点。由于企业对未来现金流入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持有贷款的周期也难以准确测算,逾期的可能性较高。而随着银行商业化不断加深,自我风险防范机制也不断增强。审批的环节多、贷款的流程长,手续复杂,这些限制显然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这种贷款特点的需求。对于商业银行来讲,管理成本高、单项融资交易成本高这也导致商业银行对此类业务不热心。资金供求的不同特点使得双方在操作中很难符合各方的要求。
3、信息不对称引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开放的运作方式与各种公开信息渠道,在为大企业赢得较高的社会公信度的同时,也为其扫清了各种融资障碍,投资者和银行能以较低成本获悉大企业的信息资料,进而作出相对合理的选择。相比之下,在较为封闭的运营方式和各企业信用参差不齐的形象下,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社会公信度不佳,使银行和投资者因难以准确判断其信用程度,往往会做出逆向选择,这也加深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
(二)金融机构自身因素导致融资困难
金融机构在业务创新方面做的不够,其信贷品种缺乏。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基本上采用不动产抵押发放贷款的方式,但是中小企业一般不动产规模较小,甚至在发展之初以租来的厂房设备从事生产,企业因缺乏有效的抵、质押物而被银行拒贷的比例很高,由此可见银行缺乏信贷产品创新以适应民营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从银行信贷管理方面看,贷款出现风险时,对债务人的惩罚力度不够,而对债权人特别是贷款签批人的责任追究却十分严厉,在不能很好区分贷款市场风险与道德风险的状况下,银行对贷款发放慎之又慎,也间接形成了金融市场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挤出效应。
(三)政府职能机构不健全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不够,各种配套的改革措施契合度不够,政府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的优惠扶植政策也无法按照预期落到实处,这在客观上也限制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
温州金融改革意图盘活民间资本缓解企业融资困难,但是一年后温州企业仍陷“资金荒”的现状让加速融资渠道建设亟待提上日程。温州中小企业一方面缺钱,而另一方面民间资本却找不到好的有效投资渠道,业界认为,温州金融改革尚需完善顶层设计,进一步给民间资在政策上松绑。
“温州金改到现在,实质上没有任何突破。”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打破金融垄断是改革的重要目标,首先应给予民资同等待遇与公平,没有这个突破很难说改革成功。
“比如我们想多建设村镇银行的网点,但目前规定主要发起人必须是国有银行,民资才能进入。但是国有银行都有自己的网点,从源头上没动力、没义务帮民资发展村镇银行。这就需要制度上有所突破。”温州官方人士也指出,温州金融改革不单纯是金融问题,需要国家在制度、法律法规政策上进行设计改革。
四、国外融资模式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启示及解决对策
(一)国外企业融资现状
具有高度完善与发达的资本市场,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有着不同于发展中国家的融资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大模式分别为:
1. 英美国家融资模式
英美国家以证券融资为主要方式。由于资本市场比较完善,美英的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其发达的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一般地,美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的先后顺序,即最先看重企业内部的内源融资,当内部自有资金无法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时,再进行外部资金的筹集,并优先选择债券性融资,最后才发行股票。 中小企业基于资本市场的公司融资问题的研究(6):http://www.751com.cn/kuaiji/lunwen_1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