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会计论文 >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利弊分析+文献综述(3)

时间:2018-05-06 09:42来源:毕业论文
第二种,从企业报表上的盈余信息角度来看,认为有关盈余的报告反映了企管人员期望的盈余水平并非企业真实业绩体现的这类做法就是盈余管理,其认为


第二种,从企业报表上的盈余信息角度来看,认为有关盈余的报告反映了企管人员期望的盈余水平并非企业真实业绩体现的这类做法就是盈余管理,其认为所有的盈余管理皆为欺诈行为(Levitt&Duncan,2001;Goel&Thakor,2003)。另一种观点认为,盈余管理是周旋在真实报告与欺诈报告的边缘的一种行为,可以理解为通过盈余管理的方式所编制的报表信息虽然缺乏了信息的真实性,但也不能算是一种欺诈行为。这种定义方式下的盈余管理难以进行变量测量,不仅因为盈余是一个总结性项目,更主要的是由于管理层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披露企业真实的盈余状况,而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方式可以使得他们的愿望成为可能。
第三种,从财务报表制作过程中是否存在个人的主观判断以及观点的角度来看,认为盈余管理就是管理层有约束或无约束地使用个人的判断及观点,对会计数据进行主观性的调整(Marin,2002)。但从这种定义中无法判断盈余管理是否是一种欺诈行为,原因是会计准则赋予了企业对一些事项自行判断的权利。同样,这样的定义让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产生了重重难关。例如,如何判定企管人员使用的个人判断是有约束或者无约束。
第四种,从报表的编制是否遵守会计准则的角度来看,可以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分为三类。第一类观点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滥用会计准则的行为或现象(Johnson,1999)(Lynn Turner&Magrath&Weld,2002)。然而,如何判定会计准则是否被滥用以及判定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Johnson和Turner都没有提到并且也都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第二类观点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在会计准则合理范围内有意图地将报表中的信息拉向所期望盈余水平的一个过程(Brown,1999)。但是“有意识”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作者没有给出解答。这个定义存在的最大缺陷是其片面性:盈余不但可以通过会计手段进行利润操纵,还可以通过实际活动来操纵利润。第三类观点,是把企业有关盈余的做法分成三种:(1)欺诈的会计行为、(2)盈余管理和(3)合法地使用会计选择。(2)、(3)种做法均为在会计准则合理范围内,通过个人主观判断及观点调整盈余,两者不同之处在于企管人员的目的,如果其目的是为了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则为盈余管理,否则就称之为“合法地使用会计选择的行为”(Dechow&Skinner,2000)。
不难看出,以上通过盈余管理的目的、对象、方式和方法的合法性的四种角度对于盈余管理作出了定义。目前,“盈余管理”一词的定义繁多,而且还有新定义层出不穷之势,主要的原因是前人的定义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相比之下,本文比较赞同第四种定义中的观点三,盈余的做法分成三种:(1)欺诈的会计行为、(2)盈余管理和(3)合法地使用会计选择。如果在会计准则不允许的范围内,以欺骗报表使用者为目的所调整的盈余行为,属于欺诈行为;在会计准则允许的情况下,如果企管人员的目的是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则是盈余管理,否则就称之为“合法地使用会计选择的行为”。这个定义通过盈余管理的目的、对象、方式和方法的合法性的四种角度,较为完整地定义了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利弊分析+文献综述(3):http://www.751com.cn/kuaiji/lunwen_1488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