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开始起步,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王一林(2001)从改革开放后经济的新特点这一角度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重点研究了信贷风险的形成机理以及如何正确解决问题。他认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主要是制度性风险,而这种情况在当前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制度创新进行防范[1]。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扬、刘华和余维彬(2003)认为要规避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需要从技术和制度两方面来着手,其中技术方面主要包括金融管理策略与金融工具,而制度方面主要包括市场约束、内部控制和政府监管等[2]。徐红、赵优珍(2003)指出建立动态风险审核机制对于商业银行进行信贷风险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强调审贷分离的作用,建议完善我国信贷审批流程[3]。王秀丽、常静(2009)以博弈论的相关知识为理论支撑,阐释了信贷市场中信贷人员和贷款人行为,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和激励机制[4]。李冠麟(2011)从内外部综合分析了我国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5]。张昕(2014)探讨了当前银行进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阐述了现有的某些不利于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落后思维方式,提出要结合实际,及时更新管理理念[6]。 42297
以上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大多根据当前经济背景提出某一方面的解决办法,从计划经济时代注重宏观制度研究到改革开放以后将银行业看作一个整体分析影响信贷风险的微观元素,虽然研究重点不同,但同样都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适用我国国情的总结。论文网
参考文献
[1]王一林.转轨时期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李扬,刘华,余维彬.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和实践[M].经济管理,2003.
[3]徐红、赵优珍.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原则和手段[J].新金融,2003,1(1):27-29.
[4]王秀丽,常静.基于信贷人员与借款人博弈分析的激励机制设计[J].投资研究,2009,7(7): 39-40.
[5]李冠麟.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北方经贸,2011,1:124-125.
[6]张昕.我国商业银行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的行业思维[J].现代经济信息,2014,3(3):223-224.
[7]张晓琦.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及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8]李永华.中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
[9]周一鹿.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D].西南大学,2010.
[10]杨晶.兰州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5.
[11]胡薇.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商业银行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2.
[12]陈兵.银行网络视角下的系统性风险传染研究[D].复旦大学,2013.
[13]许丹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14]王晓策.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需结构失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
[15]黄勇.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管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8.
[16]李拓.国外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及限额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
[17]刘晓剑.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监管研究[D].湖南大学,2012.
[18]汪丽丽.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
[19]梁丹.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大学,2011.
[20]王权.美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4.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kuaiji/lunwen_4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