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五、完善谨慎性原则的相关对策 13
(一)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增加可操作性 13
(二)合理解决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之间的冲突 13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谨慎性原则的正确运用奠定基础 13
(四)实现会计制度与税法制度协调统一 14
(五)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内在约束机制 14
结论15
致谢16
参考文献17
绪论
会计是经济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会计信息能够具体、确切地反映出企业实际的经济来源和运作状况。会计信息提供的精确程度对企业做出决策有很大程度上的关系。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竞争的加剧、风险的提高使会计信息处在一个危险的边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的获得往往就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更应该被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格外重视起来。该原则的合理使用是公司全面稳步前进的重要保障。会计管理人员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不可多计将会发生的收益,把风险一类的损失降到最小范围。
随着我国诸多学者开始从适用性的角度来研究会计谨慎性,对会计谨慎性原则的探讨有许多种不一样的说法。陈彩艺在《关于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适用性思考》中从决策有用观来看现如今会计制度下的谨慎性的要求和内容,详细阐明了企业使用谨慎性原则已经过时了。与西方发达的商品经济相比,自然不能按西方国家“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理论。周岐在《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及分析》中阐述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的话,还是更加适合使用传统意义和观念上的谨慎性原则。与美国相比,我国绝大部分企业没有上市,不能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融资,而是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来处理实际问题。陈敏在《浅议会计谨慎性原则》中说明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时候要适度,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要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对事项进行具体的分析。这些都只是理论上的争议罢了,然而谨慎性原则在使用过程中也很大的争议,主要归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谨慎性原则使用过度,没有节制。第二种情况是谨慎性原则使用不足。这两种情况都不会使企业财务报表的指标有准确的披露。因此,要找到一个应用谨慎性原则合适的位置,才能将它本身的优势全部展现给报表使用者,这样才能把财务报表上的数据分析更加客观公正,管理者才会看到想要看到的数据信息,可以让企业保持良好的经营态势和发展空间,也展现出了谨慎性的重要性。
会计谨慎性原则要融入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具体行为决策中,这样才能使企业的不确定性程度降低。企业应用谨慎性原则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客观、准确、详细的数据信息和内容。只有对谨慎性原则指导下编制的财务报表有着充分的理解, 投资者才能进行更准确客观的财务分析,最终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一、 会计谨慎性原则
(一) 会计谨慎性原则概念和内容
《企业会计制度》第11条第12项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某种意义上来说,谨慎性原则是对信息相关性、有用性和全面性的一个必要的补充。在经营中遇到不确定的因素时,会计人员利用好谨慎性原则来应对外界各种经济突发状况的发生,把损失降低到最少。会计人员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费用损失,这样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不会过分乐观,而是更加准确和全面。 会计谨慎性原则在实务中的应用(2):http://www.751com.cn/kuaiji/lunwen_48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