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成长性,张冯彬,王长江(2011)以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抽取其中30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风控及创新能力、盈利能力、发展速度是权重最大的影响指标。
吕丽华(2009)认为,高成长性是决定创业公司投资价值的关键因素,同传统企业一样,从增长速度、增长质量、增长的内部驱动因素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衡量了前三批28家创业公司的成长性。
创业板运营中出现问题方面,吴晓求(2011)认为客观地讲,应当对创业板一年多的表现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与此同时,基于创业板刚刚起步的原因,的确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1、寻租股东突击入股现象,2、券商直投和上市保荐制度的利益关联,3、资金超募现象,4、高市盈率现象,5、频繁的高管辞职现象,6、信息泄露现象严重,7、退市机制难产,8、扭曲的创富效应,9、强烈的套现欲望。这些问题,反映了我们在创业板制度设计方面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忽视问题的存在,显然不利于中国创业板市场未来的健康发展。
王守仁(2010)认为创业板存在问题有:1、“两高一超”;2、“造富机器”;3、上市企业高管辞职问题;4、创业板成长性问题;5、创业板企业退市问题;6、“PE腐败”问题;7、中介机构服务规范问题;8、保荐工作质量问题。
创业板比较研究中,卢志娟、梁积江(2007)主要使用对比研究的方法,通过对NASDAQ和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设立方式、运作模式、上市制度、发行与定价方式、交易制度、竞价方式、做市商制度、退市条件以及保荐人制度等方面对比分析,得出对我国设立的创业板市场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使我国的创业板市场能够少走弯路,健康发展。
对创业板提出的建议方面,王守仁(2010)对创业板制度机制创新提出的建议有:1、新股发行定价制度进一步提高市场化竞争性;2、完善创业板企业增量发行常态制度;3、实行保荐人终生制;4、建立创业板与创业投资长效互动机制;5、加快建立内地创业板和香港创业板之间互动机制。并相应提出了创业投资新策略。
付剑锋,郭戎(2011)认为创业板当前存在的争论及问题有:1、创业板上市公司估值过高;2、“国有股转持政策”影响国有创投发展;3、超募资金现象严重,投资方向堪忧;4、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上市标准界定模糊;5、创业板的创业氛围不足。并基于以上内容提出了若干建议。
2.3结论性评述
从上述文献综述可以看出,海内外创业板市场尽管命名不同,都是为本国或本地区的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独立于主板的板块。创业板发展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创业板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外部融资的需求。中国创业板市场规模稳健增长,但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融资超募、资金缺乏合理运用的问题,成长性是对创业板评估时着重考虑的问题。当然,中国创业板作为一个新生儿,自然存在一些自有的制度缺陷与问题,面临着外部环境中众多的风险与挑战。为此,学者们提出了若干机制创新的建议。
3 创业板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3.1创业板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相互作用
中国的创业板,诞生于金融危机之际,成长与说世界经济衰退的危难之间。经过两年多发展,创业板已经成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成为名符其实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地,为落实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方面,创业板市场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使初创期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得以通过股权融资,不仅成本低,而且相对稳定;为风险投资提供出口,使风险企业具有了可以直接持续融资的资本市场平台,而且创业板市场所具有的突出价值增值效应和证券资产的强流动性等因素,为风险投资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和变现退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创业板直接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保证了资金供给,提高了融资效率,强化了激励机制,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总体而言,是有利于公司成长的。 关于我国创业板市场运行效率的分析(7):http://www.751com.cn/kuaiji/lunwen_8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