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对互花米草进行过诸多方面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主要研究互花米草的开发利用、总黄酮作用;90年代以后则侧重互花米草成分、危害、综合效益等方面的研究[5]。目前,为了保护上海市滩涂资源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开发利用,防治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人工及机械清除:人工及机械清除就是对互花米草进行拔除、挖掘、遮盖、割除、水淹、火烧和掩埋等,从而遏制互花米草的生长,限制其呼吸和光合作用,最终杀死植株。2、应用除草剂:通常只能清除地表以上部分,对于滩涂中的种子和根系效果较差。目前,在中国使用较多的是BC-08,其效果较好且对花哈、黄鱼苗和三线矶鲈等水生生物安全无害 。3、生物防治尚在试验阶段: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是依据有害生物——天敌的生态平衡理论,互花米草在原产地的天敌有昆虫、螨虫、线虫等多种生物。其中一种昆虫——光蝉(Prokelisia marginata)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互花米草生物防治的天敌,光蝉可在互花米草叶片中产卵,破坏叶片文管系统的结构,其幼虫和成体还吸食互花米草叶韧皮部的汁液,消耗能量。而且最大的优点是寄主范围很小,仅为米草属的3种植物:互花米草、大米草和spartina oliosa,尤其对离开原产地的互花米草具有很强的杀伤力,而对其他植物无明显的影响 。目前,正在进行光蝉的生物防治的野外试验。4、生物替代:生物替代技术是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的自身规律,利用有经济或生态价值的本地植物取代外来入侵植物的一种生态学防治技术。南京大学盐生植物实验室和大丰新纪元海涂开发有限公司运用“地貌水文饰变促进生物替代”技术实现了芦苇替代互花米草。5、综合治理:综合治理就是将上述各种防治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发挥其最大的防治效果。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综合防治技术也将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而本实验就是为了挖掘互花米草的剩余价值,为互花米草中可溶性总酚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天然酚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内最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简单酚类、酚酸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黄酮类、芪类和鞣质类等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在抵御植物体内和体外不利环境条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人类来说,植物多酚具有抗动脉硬化、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在食品、医药、日用化学品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实验于2013年11月初至2013年12月末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第二学科楼B405进行。实验材料为互花米草叶片粉末,由指导老师于10月份采自崇明东滩湿地,风干、剪碎、磨粉后放进封口袋里备用。 互花米草叶片可溶性总酚的提取和含量测定(2):http://www.751com.cn/shengwu/lunwen_11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