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意义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与生俱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不断发展的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教育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教育也逐步被纳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之中。尽管教育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很早就为人所重视,但教育被明确地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却是最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事情。大多数研究是从国家层面或是各省之间的差异角度出发,而较少针对某一省域内教育和经济的关系,特别是中部地区。因此,本文将对河南省的教育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实力相关性进行研究。
(三)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选取自变量和因变量,并且结合它们的时间数据建立回归方程,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回归方程进行分析。然后在掌握了其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得出新的研究成果,并将其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最后,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给出相关政策启示。
(四)研究方法
(1)具体的统计与计量方法。统计图形描述方法、时间序列回归法、 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 因果关系检验, 模型分析方法、 模型方法。
(2)实证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本文首先在理论上论证河南省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然后建立分析框架,构建一般模型,进行计量检验,最后通过定性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五)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本文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方法与进展作了整理,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评论,同时给出了研究的前景。
第三章在对经济增长和教育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回顾之后,通过分析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查找数据并且选取相关的指标,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四章主要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建立协整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第五章是结论分析,是对本文实证分析的一个定性总结。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人力资本的积累、科技水平的进步、意识形态的调整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而这些因素都源于教育的进步。早在 20世纪80年代, 罗默和和卢卡斯先后建立和发展了新经济增长理论, 实际上间接指出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有关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最详尽的论述则是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Schultz,1961)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 并通过余值法计算出了美国1929年到 1957年的经济增长有 33% 归因于教育的发展,可以认为, 这是定量分析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最早文献 。此后, 丹尼森 (Dennison,1962)利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 计算出了美国1929年到 1957年的经济增长中教育的贡献率为35%。而从世界范围内来看, 研究发现, 随着国家人均收入的上升, 各级教育带来的收益率呈下降趋势, 同时指出, 在世界范围内, 基础或初等教育对一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最大 。Lawrence j. Lau等(1993)利用巴西 1970- 1980年各州的数据, 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25%, 同时认为教育对经济增长起作用有个临界点, 在 3到 4年平均教育水平下, 人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可以提高总产出 20%, 教育显示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两者在我国的具体关系,国内一些学者对此做出重要的贡献和探讨。叶茂林、郑晓齐、王斌(2003)提出一种教育生产函数,运用1981年到2000年的不同教育层次的劳动力人数得出结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巨大,其次是中等教育 。毛洪涛和马丹(2004)分析高等学校毛入学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认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真实关系 。 教育水平与地区经济实力的相关分析(2):http://www.751com.cn/shuxue/lunwen_40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