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降雨对毫米波传播特性的研究也开展了一些工作,主要是研究地面视距传播特性的理论和实验。在地—空传播路径上的降雨特性方面,虽然对L、C和Ku波段通信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取得的数据和试验的区域还很小,不足于取得适合我国不同地区的传播模式或验证国际上已有的模型。对于5mm波段的研究就更少了,但是5mm波段的特性在多元化的今天也不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对5mm波段降雨衰减特性是我们将要开始的新领域。
1.2.4 沙尘对5mm波段衰减特性研究概述
对于沙尘,最初人们并没有普遍关注它对无线电毫米波传播的影响,认为沙尘粒子尺寸太小,对正在工作的微波系统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另外,由于沙尘暴发生的随机性较大,实地测量也很困难,所以沙尘的特性参数非常稀缺。在最近几年,许多研究人员开始注意沙尘对无线电毫米波通信的影响。
对沙尘暴特性研究最早的工作是1941年J. W. Ryde作的关于沙尘暴对微波散射方面的研究。J. W. Ryde仅考虑了沙尘对雷达的反射率,在频率f<30GHz,并且浓度比较低的沙尘暴对雷达信号不产生影响。国外学者近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归纳起来有:Ahmed、goldhirsh、Chu、Ghobial、Sharief、Albader和Hadad等人分别用标准谐振腔法、短路波导法和开口谐振腔法测量了f=10GHz附近的沙尘的介电常数;Evans等人在理论上计算了f=10GHz时微波在沙尘暴中传播时的衰减量。这些研究理论对5mm波段也是近似适用的,但是如果要精确数值,那么就需要单独对5mm波段在沙尘中传播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国内在这些方面起步较晚,从1985年开始,国内才有研究人员开展沙尘对无线通信的影响这方面的工作,具体的参数和适合我国沙尘特性的模型也相对较少。
1.3 论文工作安排
第一章 绪论。简单综述了本次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现阶段国内外对毫米波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 大气吸收对毫米波衰减的研究。本章主要讨论5mm波段电波在晴空气象条件下传播时,由于大气中氧气和水蒸气对毫米波的吸收作用,对5mm波段电波产生衰减。尤其是氧气吸收,在60GHz时强烈吸收形成60GHz氧气吸收带,从而形成一个非大气“窗口”。由于天线仰角的不同,5mm波段电波在倾斜路径上传播时衰减值也是随着仰角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第三章 云雾衰减特性的研究。本章主要讨论由于云雾中水分对5mm波段的吸收作用,对毫米波传播产生衰减。利用模型对水滴尺寸分布进行讨论,利用衰减率近似模型获得衰减量。并利用五种经验公式对云雾衰减进行比较讨论。
第四章 降雨衰减特性研究。本章主要讨论降雨对5mm波段传播产生的衰减。利用经验公式讨论不同分布条件下衰减率与分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衰减率与降雨率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降雪衰减特性研究。本章主要讨论降雪对5mm波段传播产生的衰减效应,在降雪气象条件下对毫米波产生衰减的主要因素为雪花吸收和散射。雪花中含水量的多少决定着雪花对毫米波的吸收和散射效应。
第751章 沙尘对毫米波衰减特性研究。本章主要讨论的是沙尘暴对5mm波段的衰减影响。沙尘中所含水量是沙尘对毫米波产生衰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不同含水量沙尘的研究来分析沙尘对5mm波段电波传播产生的衰减幅度。本文对沙尘衰减的讨论主要是根据我国一些学者在腾格里沙漠做的毫米波传播实验为基础,应用他们得到的实际测量数据,然后根据沙尘的典型分布模型对沙尘衰减进衰减模型讨论。 5mm波段大气传播特性的研究+文献综述(4):http://www.751com.cn/tongxin/lunwen_6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