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Wagner, C., & Majchrzak, A. (2007). Enabling customer- centricity using wikis and the wiki way.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3 (3), 17-43.

     

    Yin, R. K.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3rd Edi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摘要Web 2.0是一套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程序,利用网络效应促进协作和参与计算。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Web 2.0在知识管理中的运用与隐性知识的关系分享与感知学习。我们还研究了知识管理的上下文变量对这些关系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Web 2.0公里对隐性知识共享与感知学习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Web 2.0,知识管理,个案研究,个体,隐性知识,感知学习。

    一、绪论

    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一个组织从他们的知识和知识资产(Levinson,2006)产生价值的过程。目前,组织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工具来管理组织知识。新一代的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工具,通常被称为Web 2,它的人气不断上升,在过去的几年中的可用性和功率(Kane & Fichman,2009)都大大提升了。

    Web 2.0是一套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它利用网络效应来促进协作和参与计算(O’Reilly,2006)。Web 2.0有潜力提供丰富的点对点的用户之间的交流,而且在商业伙伴和创建动态的新服务和商业模式(Ganesh & Padmanabhuni,2007)协同创造价值。Web 2.0技术包括维基、博客、RSS、聚合、混搭、音频博客和播客,标签和社会书签,多媒体共享和社交网络。丰富的用户体验是Web 2.0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在鼓励信息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Web 2.0的支持和强化信息交流的作用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这些交互作用对消费者导向的创新有显著影响从而达到保持市场定位、解决客户问题和开发的产品服务组的作用(Eccleston & Griseri,2008)。Web 2.0技术,通过丰富的点对点用户交互协作的方式创造价值,通过结合传统的最佳元素公里的适用性等商业环境,避免很多像机会有限、同时合作的缺点的出现(Wagner & Majchrzak,2006)。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传统的知识管理工具,如专家系统,基本上捕捉一个单一的专家或专业知识,以自动提供一个狭窄的问题域内的显性知识的结论或分类。这是Web 2.0与公里范式的很大的一个不同(Lee & Lan,2007),它能使知识社区的知识分享转化到一个更实际的或更加有体验感觉的性质,使个人和团体到达自己通过对话来创造知识(Richards,2009)以获取隐性知识的有效途径(Von Krogh,2000)的目的。Web 2.0有像维基通过社会互动来促进这种需要会话公里的技术(Wagner,2006)。例如,通过维基的多人不同专业和不同的角色的“社会”互动,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Mindel & Verma, 2006)。因此,Web 2.0在解决知识管理的巨大挑战之一,捕捉隐性知识,并把它转化为显性知识(Wagner,2006)上有很大的潜力。从概念上讲,Web 2.0通过社会互动发展将传统知识管理工具的功能与社会计算联系到一起(Parameswaran & Whinston,2007),这已被确认为一个有效的公里范式(Mindel & Verma, 2006; Fitch, 2007)。具有这种功能的Web 2.0技术有能力解决许多组织的知识管理的挑战(Wagner, 2006; Minocha & Thomas, 2007)。一些领先的IT组织已经通过Web 2.0在个人层面实现了有效知识管理。我们通过Web 2.0把一个在该组织工作的个体概念化。而且基于这样的划分,我们能够描述出个体的层面,知识管理活动的实现依赖于组织中支持Web 2.0的个人;这些人不一定是属于某个特定的群体或项目。这样可以由个体层面的知识管理向一个组织的所有人都在工作的高层管理转化。这样就可以解决组织小的问题。例如,如果组织的上层管理创建一个Wiki帮助个人在组织中的学习新技术或工作流程的工作,然后根据我们的概念,该组织已经采取了一个被单独归类的知识管理的建议。Web 2.0知识管理还包括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活动,任何一个人在一个组织内都可以完成他人在该组织中的工作,不管是哪个特定的群体或项目的一部分。例如,如果一个人在一个组织中创建和维护博客,并与每个工作在该组织中的人分享他的知识,那么根据我们的概念,这种知识管理倡议可以被归类为一个单独水平的知识管理。然而,在现有的文献中,并没有对在个人层面的组织使用Web 2.0的影响有明确的认识。因此,在我们研究的开始阶段,我们要了解Web 2.0在组织中的个人层次的用途。本质上,我们的研究应该围绕以下研究问题:

  1. 上一篇:FD生成的PMM数据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评估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2. 下一篇:大棚自动滴灌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1. 接头的形状对沥青塞接头...

  2. 对热流道系统注塑工艺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3. 注塑模具的设计及其热分...

  4. 对木桥的负载和阻力系数...

  5. 在平衡的轴向荷载下K型管...

  6. 水泥用量对暴露在高温下...

  7. 耦合侧向扭转频率的不对...

  8.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9.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0.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1.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2.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3.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4.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5.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6.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7.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