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本论文从政策分析的角度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外部环境等来分析“异地高考”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碍,结合我国的异地高考的现状和基本国情,提出“异地高考”政策实施的改进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目前的流动人口数量已达2.6亿源`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主要受我国经济发展梯度差距的影响以及政策主体,同时流动人口的子女随父母迁移的现象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随迁子女的数量逐渐增加。在这种新的社会背景下,随迁子女的就地高考问题随之产生。从2008年全国人大代表会就开始提出随迁子女就地高考问题,直到今年两会上“异地高考”这个公共政策才有所眉目。但是由于随着大量外来人员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就地高考的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强烈诉求,“异地高考”政策的实施早已是迫不及待。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异地高考”政策的实施是涉及多层面、多因素的复杂问题,仅从某一方面难以把握全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了解并归纳了“异地高考”政策的起因、现状以及实施的困境与路径,并且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方法。

    (2)国内的学者们较多地从社会学、社会制度、伦理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等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本论文运用经济学的博弈理论对“异地高考”政策实施的利益关系进行微观分析,具有创新。

    1.2.2 现实意义

    “异地高考”政策属于公共政策,本论文通过政策分析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外部环境等几大要素对“异地高考”政策实施的困境进行透彻分析,为解决“异地高考”政策实施的困境提出了一些实施的路径和改进,具有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高考

    高考,一般指高等教育的入学考试,是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评定,是教育部统一举行的考试之一[1]。高考被公认为我国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也是最为公平的考试。它的成败会影响到人的一生。

    1.3.2 异地高考

    异地高考指的是符合一定条件的在非户籍地接受教育的学生可在其受教育地参加高考,享受与受教育地户籍学生同样的教育资源与录取优势[2]。“异地高考”要求随迁子女能够在其家长的工作地参加高考。

    1.3.3 随迁子女

     随迁子女指的是因为父母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异地工作,便随同父母来到异地就读的未成年子女[3]。

  1. 上一篇:城市拆迁中的政府职能分析
  2. 下一篇:盱眙县低保申请家庭财产核实机制研究
  1. 儒家“德主刑辅”思想对当今中国之法治启示

  2. 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

  3. 论“知假买假”的立法保护和司法应对

  4. “小产权房”的法律问题探究

  5. 七天无理由退货”条款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6. 重构“亲亲相隐”制度的法律思考

  7. “弃婴岛”弃婴行为法律规制的理性思考

  8.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9.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0.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1.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2.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3.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4.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6.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7.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