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用于城市桥梁[10]的时候,为完全的不浪费空间,并改良交通分道的行驶,现在有很多双层桥面的样式。有一个了不起例子是1980年在文也纳市多瑙河上新建的帝国桥,这座桥为10跨,主跨为169.61m,横截面是两个分离并列的单室箱梁,相连的顶部是作为公路使用的,相连的内部则可以通行地铁,相连的外部弄出人行道,地铁的站台则设置在桥梁上,用于乘客上下方便,在每一跨箱壁上设有五个大洞。它还有个特色是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设计理论来设计施工的,在沿着桥梁的方向添加有限预应力,在顶板和底板的横向施加部分预应力。
    这个概念已经逐渐接受了部分预应力工程,已在一些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具有明显的效果。它的主要原因是非预应力钢筋降低预应力值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结构的性能。
    悬臂施工就是在已经建好的桥墩顶上,按照桥梁通行的方向,对称地一段段施工的方法,这个也叫做分段施工法。每个扩展期,当混凝土达到强度后,预应力和整体的组成部分。悬臂对称动工依据动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分成悬臂拼装与悬臂浇筑两类。悬臂浇筑施工法是在已经建成的桥墩顶部的两边使用挂篮,对称地浇筑混凝土,等到混凝土所需要的开拉强度以后,再把预应力筋张拉好,然后就移动挂篮开始下一部分的悬臂浇筑。悬臂拼装是起重机的使用将阻止在两侧对称安装墩,预应力悬臂连续延拓后。   
    悬臂施工的时候,构造是一个T形的刚架,等到合拢以后构成连续梁,所以在使用悬臂施工方法的时候,在动工的过程中有着系统的变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需要考虑系统变换和其他情况所引发的结构次内力与动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形态,实时地调节预应力来顺应这个变化,同时,为使结构施工受力与运营状态的受力相吻合,悬臂施工的连续梁桥常选用变截面。
     2  截面拟定
    2.1  主梁尺寸拟定
    根据题目的要求,这是一个三跨一联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边跨43m,主跨70m,全长156m。桥梁上部设计为通行两个同向车道,采用单箱单室箱型梁,箱宽12m。
    (1) 主梁高度
    由老师给的尺寸要求,我进行设计。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主梁高度与起跨径之比通常在1/15~1/25之间,标准设计中,高跨比约在1/18~1/19,当建筑高度不受限制时,增大梁高是比较经济的方案。可以节省预应力钢束布置用量,加大深高只是腹板加厚,增大混凝土用量有限。根据桥下通车线路情况,并且为达到美观的效果,采用变截面,取支座处梁高为3.8m,跨中梁高2.0m这样高跨比为3.8/70=1/18.42,2/43=1/21.5。位于1/15~1/25之间,符合要求。
    (2) 细部尺寸
    在跨中处顶板厚取25cm,底板厚取25cm,腹板厚取40cm;支座处顶板厚取25cm,底板厚取60cm,腹板厚取40cm。

    跨中截面和支座截面的具体尺寸见图2.1和图2.2。
     跨中截面
    图2.1 跨中截面

    图2.2 支座截面
    2.2  桥梁的主要材料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顶板采用C50号混凝土;底板采用C50混凝土;桥墩采用C30混凝土;预应力钢筋采用 的钢绞线, ;非预应力钢筋采用Ⅱ级钢筋,构造钢筋采用Ⅰ级钢筋。
    2.3  桥梁的移动荷载
    可变荷载根据要求采用公路—Ⅰ级,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的标准值为 ,集中荷载标准值按以下规定选取:桥梁跨径小于或等于5m时, ;桥梁计算跨径大于或等于50m时, ;桥梁计算跨径在5m至50m之间时, 采用直线内插求得。
  1. 上一篇:6层商业部门建筑结构设计+CAD图纸
  2. 下一篇:南翔藏经阁扩建建筑与结构设计+CAD图纸
  1. 8米玉山考古坑基坑支护设计+CAD图纸

  2. 120米单层双跨轻型钢结构厂房设计+CAD图纸

  3. 4米深镇江市行政服务中心...

  4. 5000平方米高层建筑锅炉房设计+CAD图纸

  5. 跨径为110米柔性系杆刚性拱桥设计+CAD图纸

  6. 主跨35米预应力混凝土T型截面简支梁桥设计

  7. 主跨45米等截面连续箱梁桥设计

  8.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9.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0.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1.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2.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3.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4.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5.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6.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7.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