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众多文献中,一方面是以民族旅游、文化旅游等为背景;另一方面是对原住民族及部落旅游的专门研究,台湾地区就把民族村寨旅游称为原住民族部落观光旅游。到了21世纪,民族村寨旅游研究在国内大陆学术界得到了众人的瞩目,以罗勇常的定义为代表,他认为:民族村寨旅游是指以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目的地人文事象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异质文化,追求淳朴洁净,满足“求新、求异、求乐、求知”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2]。另外李天翼认为,民族村寨旅游是指在民村村寨社区进行的自然与文化的参观访问活动,异文化体验是民主村寨旅游的核心[3]。由此可知,民族村寨旅游是以民族社区为主要的旅游活动地,以独特的民族文化为旅游的灵魂,以异族游客为主要的目标市场,以文化性和乡村性为本质属性,并借助于民族村寨的特色旅游资源而建立起来的旅游活动,以发展经济促进民族社区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2.2 旅游本真性及定义
本真性“Authenticity”,即真实的、原本的,最早出现于马丁.海德格尔的《Time and Being》,属于存在主义哲学的范畴,是社会学家麦肯诺首次将这一概念引入到旅游社会学研究中。麦肯诺认为现代化所带来的组织脱序、疏理、暴力、虚假、无计划、不稳定与不真实,人们平日生活枯燥与缺乏真实性,使得人们迫切希望能通过旅游找回失去的真实事物[4];此后很多学者以不同的视角对真实性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旅游经历的真实性是其讨论的主题,关于相关真实性的概念至今也未达成共识,他们对这一概念的含义各持己见,其中王宁认为本真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博物馆里的展品是不是真的,比如说,判断工艺品、节庆、饮食、服装等,该标准的判定往往是以当地人的习俗和传统为依据;另外还是指人本身的存在状态,主观本身的存在状态是指人们在旅游体验和旅游交往中的感受的本真性,即旅游体验中主体感觉的本真[5]。对此王宁(1999)提出了存在性真实性,这是在麦肯诺提出舞台化真实性,以及科恩提出自然生成真实性与建构性真实性概念之后,首次将存在主义哲学应用于旅游活动经验,强调了真实的旅游体验活动与旅游地事物的真与否无关。
从村寨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来看,不难得出其本真性主要包括了文化本真性、建筑本真性、旅游本真体验等。文化旅游作为民族村寨旅游的灵魂,本真性这一问题显得格外重要,旅游活动的开展对传统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我们深思,近些年其积极的一面也逐渐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本真性进行了探讨,虽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但它对民族村寨及文化旅游的影响不容忽视。
2.3 民族村寨旅游中的本真性体验
首先,旅游体验在心理学上被解释成一种生理现象,是大脑对旅游所带来的某些刺激的反应;而经济学则解释为:“旅游体验”是对旅游过程中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这一现象的描述。结合以上两种解释,旅游体验在本质上是个人基于生理反应的一种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个性需求,是旅游过程中一个人的体力、情绪甚至是精神达到某一特定的程度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更是一个人本身的心智状态与旅游事件之间交互影响的结果。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体验是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是旅游者的内在心理活动与旅游者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相互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是借助于观赏、交往、模仿和消费等活动形式实现的一个时序过程[6];人们体验旅游的主要目标是获得“愉悦”之感,其旅游体验的满意程度决定了整个旅游活动过程的质量。而本真的体验是旅游活动的本质要求,它可以从心理上和精神上满足旅游者的深层次需求,从而愉悦旅游者。且在民族村寨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属旅游体验,另外民族村寨的各类旅游吸引物使得民族村寨旅游具有广泛参与性,它的核心产品就是旅游者对其异质文化的体验,在这里旅游体验就是旅游者购买的一次经历,一类旅游产品 ,本真性或真实性是对这种旅游产品质量的评价。从长远看,民族村寨旅游必须深层次挖掘文化本真性,打造旅游本真性体验,使游客参与其中体验本真性,才能实现旅游文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上一篇: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
- 下一篇:旅游管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研究
-
-
-
-
-
-
-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