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会、社团联合会、学生社团、学生班级等。本文着重于对高校学生组织下学生会
    形式的研究。
    1.2.1 我国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水平
        一、数量、种类较多,多样化趋势明显增强
    几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组织数量、种类明显增多,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
    各类学生组织纷纷成立,涉及经济、科技、文化、体育、军事等领域,包括不同
    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学生,组织的影响正逐渐从文艺、 体育、
    娱乐等方面向深层次观念、价值发展。
    例如,北京大学目前学生组织总数已达
    260多个,分为政治理论、学术科创、文化艺术、体育健身、公益志愿、实践促
    进、合作交流、地域文化八大类,有近30000人次参加;北京林业大学团委2006
    年12月29日所做的《中国大学生生态环保社团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发现:1994
    年以前,大学生生态环保组织发展缓慢,仅有7个;从1995年开始,发展迅速并
    总体上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到2000年已达到1995年的7倍,达到第一次高峰,
    之后有所回落,但仍然呈逐年递增趋势,并在2004 年达到新高,年均增长超过100个。
    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立足反映和满足成员需求
    学生组织多元化的活动内容满足了同学们自我提高、全面发展的需求,从而
    使校园文化活动参与主体由过去的“精英型”向目前的“大众型”转变。2
    三、与社会接触程度增多,社会使命感不断增强
    新时期高校学生组织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社会接触频繁。许多组织积
    极广泛地接触社会,借助社会力量,扩大组织的活动范围,提高组织的层次,保
    证组织活动的顺利开展。北大爱心社从“爱心万里行”到“阳光骨髓库”,以行
    动呼唤全校学生乃至全社会一起传递爱心,关注弱势群体,在他们身上,集中体
    现了当代青年学子始终如一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扬州大学的学生绿行社,
    以“绿色实践胜于言”为活动宗旨,开展了环保宣传、保护母亲河、植树造林、
    动物保护等有特色、高质量、有影响力的活动,得到了师生和社会的认可与赞扬。
    1.1.2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功能
    国际社会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认为, 社会团体的发展对推动一个国家的科
    学、教育、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发达的市场经济往往与各类社会团体的发育和发
    展相伴随。当今世界上, 拥有社会组织的多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化程度的
    重要标志, 参与社会组织的多寡也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尺度。3
     
        一、高校学生组织是实现高校团学工作“一体两翼”发展的重要平台。
    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改变了过去共青团指导下学生会组织的“自我管理、自
    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单渠道的管理结构,从而形成了以共青团为“一主体”,
    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为“两翼”的管理结构,为学校团学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提
    供了重要的平台。学生组织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灵活的活动方式也为更多的学生
    提供了展现自我、完善自我的大舞台。4
     
    二、高校学生组织是繁荣校园文化建设重要载体。
    繁荣的校园文化和活跃的学术氛围是高校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学生素质
    得以全面提高的环境基础。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生组织活动,不仅带来了校
    园文化的繁荣,也提高了学生自我完善、发展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1. 上一篇:学生宿舍楼的疏散安全现状分析与计算
  2. 下一篇:我国保障房建设中的“政府失灵”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1. 江苏省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完善

  2. 高校科研人员创业管理新途径和政策研究

  3. 苏南地区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

  4. 在校大学生高校服务服务满意度调查

  5. 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高...

  6. 美国高校社会募捐的运行机制

  7.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

  8.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9.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0.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1.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2.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3.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4.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5.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6.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7.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