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原位聚合法,原位聚合法是将单体成分和催化剂全部都位于芯材滴液的内部或者外部,发生聚合反应而微胶囊化[8]。实现原位聚合法的必要条件是:单体是可溶的,而聚合物是不可溶的,所以聚合反应在分散相芯材上发生。反应开始,单体先发生预聚,然后预聚体聚合,当预聚体聚合尺寸逐步增大后,沉积在芯材物质的表面,由于交联及聚合的不断进行,最终形成芯材物质的微胶囊外壳[9]。尿素-甲醛、三聚氰胺-甲醛及其共聚和改性单体聚合物是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常采用的反应单体。
1.2.2 物理法
物理法是采用一定的机械加工手段下,通过微胶囊壁材的物理变化将固态或液态的芯材在气相中直接进行微胶囊化[10]。
物理法一般包括:(1)喷雾干燥法,喷雾干燥法是先将芯材物质分散在预先液化的壁材溶液当中,然后在高温气流中将此混合溶液雾化,这时溶解壁材的溶剂迅速蒸发,壁材固化从而最终将芯材物质转化为微胶囊。
(2)包结络合物法,本方法是利用环糊精(α-环糊精、β-环糊精或γ-环糊精)在中空且内部疏水外部亲水的结构特点,将疏水性芯材通过形成包结络合物而形成分子水平上的微胶囊。
1.2.3 物理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主要就是通过改变pH或者温度等其他实验条件,从而引发两种成膜高分子材料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而相互结合,产生相分离的现象从而形成两个新的相:其中一个是含有壁材浓度很低的聚合物缺乏相(solvent-rich phase);另一个是含有壁材浓度很高的可以充分流动的聚合物丰富相(polymer-rich phase)。系统的两相体系转变成了三相体系,表面自由能的自发降低使得壁材从溶液中凝聚沉析出来,分散在芯材表面形成了微胶囊。
物理化学方法一般包括:凝聚相分离法,相分离法是在芯材和壁材形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非溶剂或不良溶剂、凝聚剂、或通过改变温度、pH使聚合物的溶解度降低,从溶液中凝聚出来,沉积在芯材表面形成微胶囊的方法[11]。
凝聚相分离法根据分散介质而分为水相分离法和油相分离法。按成膜材料的不同水相分离法又可以分为复合凝聚法和单凝聚法。复合凝聚法的特点是使用两种带有相反电荷的水溶性高分子电解质做膜材料,当两种溶液混合时,由于电荷互相中和而引起成膜材料从溶液中凝聚产生凝聚相,最典型的技术是明胶-阿拉伯树胶凝聚法[12]。
1.3 微胶囊制备中主要影响因素
1.3.1 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微胶囊的影响
乳化剂的乳化效果是依据其HLB值与被乳化的物质HLB值相差大小而评定的,且乳化剂本身的HLB值不宜过小,这会影响其对水的亲和力,乳化效果会变差。
乳化剂的其中一项重要特征就是当乳化剂的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它就可以形成胶束,也就是达到了临界胶束浓度。所以分析乳化剂的用量对微胶囊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乳化剂用量比较小时,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形成的束胶浓度也逐渐增大,就可以包裹于分散在体系中的芯材表面,包埋量也因此增加,并且在叫嚣的乳化剂用量可以避免芯材液滴之间的聚合,使微胶囊粒径减小;但乳化剂的用量不宜过大,乳化剂浓度过高会导致乳液粘度增加,超过稳定值,不利于微胶囊形成,微胶囊也容易发生团聚[12]。
1.3.2 壁材的选择对微胶囊的影响
微胶囊制备的过程中,壁材的选择与组成对于能否获得高质量且性能优良的微胶囊产品非常重要。对于壁材的选择,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首先要考虑包埋材料自身的化学性质,如稳定性、溶解性和乳化性等;其次,芯材与壁材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此外,还要考虑壁材本身的价格要合理,并且要便于制备。常用的壁材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碳水化合物类、亲水性胶体类以及蛋白质类[5]。
- 上一篇:N-吡啶二茂铁基阳离子探针分子的合成及应用
- 下一篇:镍为基质金属复合电沉积TiO2包覆Fe2O3颗粒的工艺条件
-
-
-
-
-
-
-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