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股权结构理论概述
    2.1.1  股权结构的概念
        股权结构指的是企业的所有者结构,指的是公司不同性质的股东在总股本中所占的比例,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一般来说,采用不同的股权结构就决定了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由此决定了企业的治理行为,影响企业的治理效率,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因此选择合适的股权结构对企业来说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股权结构一方面来讲,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看其是否在市场上流通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流通股就是社会公众股,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上占的份额极少;非流通股是国有股和法人股,我国的多数上市公司是有国有企业改革而来,国家通过国有权控制上市公司;法人股的其中一部分是股份公司的出资人出资认购的股份,另一部分是法人机构公开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时认购的股份。在股份分制改革后,流通股的概念相应的发生了变化。
    2.1.2  股权结构的分类
    股权的分类,它的分布结构是由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组成,股权集中度主要是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一般来说有三种类型:一是股权高度集中,持股比例在50%以上也就是第一大股东,拥有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这种情况下,倘若股权分布不稳定,公司缺乏外部的监管和制约,大股东掌握公司的控制权和经营决策,为了自身利益频频出现关联交易活动,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二是股权相对集中,公司拥有较大的相对股东,同时还拥有其他的大股东,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这种股权分布的结构下,各大股东所持的股份比例相差不是很大,可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状态,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但是这种情况下不利于意见的统一形成。三是各个股东所占的持股比例在10%以下,不存在拥有控制权的大股东,这种情况下可以避免股权高度集中,但是同时单个的股东在公司发挥的控制作用十分有限,这会导致企业内部经营者利用自身的优势来侵占股东的权益。
        股权的制衡度就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股东共同控制公司,减少了单个大股东侵占公司利益,避免了“一股独大”的现象,使股东之间进行相互监督和制衡,这样保留股权相对集中的同时还有效减少了大股东为自身利益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但是,当公司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致使单个股东无法单独的做出经营决策,影响治理效率。因此。公司要采取合理的股权分布来治理公司,实现公司和股东利益最大化。
  1. 上一篇:中国住房价格与股价汇率信贷等经济变量相关性分析
  2. 下一篇:上海自贸区的定位与建设研究
  1.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对其股价影响实证分析

  2. 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及防范研究

  3. 我国大额存单市场发展情况研究

  4.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策略研究

  5. 完善我国股票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探析

  6. 我国券商经纪业务盈利模式与发展趋势

  7.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前景及对策

  8.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9.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0.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1.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2.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3.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4.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6.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7.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