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制麦设备布置 27
4.4 制麦车间管道布置 31
4.5车间干涉检查 33
4.6漫游动画 34
总结 36
致谢 37
参考文献 38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啤酒是全世界分布最广,也是历史最久的酒精性饮料,它的酒精度低、营养丰富、有益于人的健康,受到众人的喜爱,而我国啤酒工业也一步步的强大起来,至1988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三,1992年产量达10050000t,但是按人均消费,仍落后于其他国家。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生产效率太低,生产车间布局太过于落后。所以说制麦生产车间的优化布局是我国啤酒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现代制造业几个发展的重要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带的追求规模生产的大批量和大规模的生产模式;70年代的准时制生产(JIT)以及强调制造成本的精益生产;8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90年代至今的敏捷制造、智能制造等强调市场的快速响应(交货期),我们可以看出21世纪制造业的核心活动,从物质生产的知识生产,知识的价值信息产品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那就是如何通过处理和加工的知识,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1]。随着制造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对生产线布局提出更高的要求:系统化、便于流线控制和可重构性。它要求生产线的布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调节的,以适应市场波动及加工范围可调,以适应新的加工生产能力。当今制造业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挑战,物资流通的速度与效率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实际能力的重要指标。成产物流作为现代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产能力水平的日益,其蕴含的巨大潜力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作为制造产品的生产线,其布局的优劣对生产物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传统的制麦生产车间布局方法是,利用简单的计算机辅助二维平面设计,或采用现场布置的方法。传统的生产线布局方法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生产线布局所用的评价指标是物流效率(即总的物流运输距离),这是一个静态指标,不能反映出在动态环境下对布局柔性和可重构性的需求。
(2)传统的生产线布局无法实现对设备属性的关联,因而无法使规划人员对设备的工艺属性及各种加工参数有所了解,从而辅助规划人员进行生产线布局。
(3)传统的生产线布局采用二维的方法,因而无法对设备的运转过程了解和设备之间的是否合理等作出预测。
(4)传统的布局方法无法使规划人员对布局方案进行定性的分析,包括布局的美观性、工人操作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作出评价。只能靠布局完成后再进行调整,这样降低了布局设计的效率。
鉴于以上种种情况,为提高企业生产能力与竞争力,建立全三维可优化的生产线布局是势在必行。
1.2国内外制麦生产线布局研究现状分析
1.2.1国外领域车间布局研究发展趋势和国内研究现状
1.2.2制麦车间布局发展趋势
1.3制麦车间布局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1制麦车间布局的研究目标
在基本的生产工艺基础上,优化车间布局,合理调整设备位置,规划生产线,形成布局合理、结构紧凑的车间布局形态。于此同时降低设备的维护难度提高设备运转环境,优化生产过程,在低成本、低耗能的情况下提高麦芽产量和纯度麦,另一方面,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