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2.3 31 ℃下麦长管蚜的生命参数表    11
    2.3.1麦长管蚜的净增殖率    11
    2.3.2麦长管蚜的平均世代寿命    11
    2.3.3麦长管蚜的内禀增长率    12
    2.4 多因素对麦长管蚜种群的影响分析    14
    2.4.1温度、密度、R. insecticola以及基因型对麦蚜平均世代寿命的影响    14
    2.4.2温度、密度、R. insecticola以及基因型对麦蚜内禀增长率的影响    15
    2.4.3温度、密度、R. insecticola的脱共生处理以及基因型对麦蚜的净增殖率影响分析    15
    3 结论与讨论    16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脱共生菌麦长管蚜的生命表特征研究
    蚜虫体内普遍存在次级共生菌。在蚜虫种群中研究较多的次级共生菌主要有:Regiella insecticola (U型)、Hamiltonella defense (T型)、Serratia symbiontica (R型)、Rickettsia(PAR)和一种螺原体(spiroplasma)[1]。例如,在豌豆蚜的次级共生菌研究中发现,次级共生菌可以提高豌豆蚜抵御天敌、高温的能力[2];S. symbiotica能够提高蚜虫的耐热性[3];H. defense能增强蚜虫对寄生性天敌的抵御能力[4];R. insecticola能增强蚜虫对真菌的抵抗能力[5],并且扩大蚜虫的寄主植物范围[6]。但是在近年的一些研究中发现感染R. insecticola的蚜虫的寿命会缩短,如不感染R. insecticola的蚜虫平均寿命为20.56天,感染R. insecticola的蚜虫平均寿命为16.07天;但感染R. insecticola的豌豆蚜的产仔量显著高于未感染R. insecticola的蚜虫[7]。
    现今R. insecticola对麦长管蚜的影响研究还不多,去除R. insecticola的麦长蚜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情况如何,还尚未有明确的结果。因此本文研究了25℃ 、28℃ 、31℃ 三个温度下不同种群密度的去除共生菌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与繁殖能力,以期明确去除共生菌R. insecticola 对麦长管蚜种群发展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麦长管蚜的采集
    1.1.1采集地点
    麦长管蚜均采集于江苏省农科院试验田。采集地点的麦田面积大概为50亩。

    1.1.2采集方法
    在2016年6月9日、6月10日在江苏省农科院的试验田中采集了80头以上的麦长管蚜。采集麦长管蚜时,每个采集点仅采集一头麦长管蚜,每个采集点间隔至少10米,避免采集到同一头母蚜繁殖的麦长管蚜。6月9日最高温度26摄氏度,最低温度20摄氏度。6月10日最高温度30度,最低温度22度,当天的天气详情可在天气网-南京历史天气
  1. 上一篇:氟环唑对小麦赤霉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2. 下一篇:BBS家族不同储存时间后以及不同剂型对番茄促生防病效果研究
  1. 重组精氨酸脱亚氨基酶的分离纯化

  2. 双孢菇谷氨酸脱氢酶的提取

  3. 直接电化学法测定并研究扁桃酸脱氢酶的活性

  4. 乙醛脱氢酶的发酵工艺优化

  5. 紫藤花石油醚萃取物硅胶...

  6. 植物肉桂醇脱氢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7. 赭曲霉发酵生产壳聚糖的脱乙酰方法优化

  8.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9.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0.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1.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2.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3.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4.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5.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6.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7.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