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2.2 病原侵染途径

    两种病原菌都是专性寄主菌,病菌不能离开寄主在别处越冬。以子囊壳随病株残体遗留土表越冬,翌年春天放出子囊孢子引起初次侵染。在温室,则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黄瓜植株上越冬。病原菌的无性世代产生的球形分生孢子,多个分生孢子在孢子梗上联成串珠状。主要靠气流传播造成再侵染[ ]。不需要滴水条件,从寄主表皮直接萌芽侵入。

    2.3 症状识别

    白粉病病原菌主要侵染叶片,其次才是茎和叶柄,一般不危害瓜果实。在发病初期,叶片正、反出现小粉点,逐渐扩大呈圆形白色粉状斑,条件适宜时,向四周蔓延,连接成片,成为边缘不整齐的大片白粉斑区,并可以不满整个叶片。以后白色逐渐变为灰白色,叶片变黄、发脆,最后失去光合作用能力,但一般不落叶[5]。受害的叶柄和茎,症状与叶片基本相似,果实感染后呈瘦长型,不能正常膨大,丧失商品价值[ ]。黄瓜植株感病越早,受害越重,在黄瓜整个生育期均能发病。但因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影响植株叶片光合作用,故通常在黄瓜生长中,后期发病重,造成黄瓜减产,甚至提前拉秧[ ]。病菌侵害叶柄和嫰茎,植株从幼苗期即可受害,中后期发病较多。

    2.4 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

    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发芽和侵入的适宜相对湿度为75%以上,但是有水滴和水膜时,孢子吸水后膨压过大,从而引起孢子破裂,对孢子萌发十分不利。寄主在受到干旱影响的情况下,白粉病发病更重,这是由于干旱降低了寄主表皮细胞的膨压,对表面寄生并直接从表皮侵入的白粉病菌的侵染较为有利[6]。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为25%时也能萌发,然后在植株表层细胞内形成吸器从中获取养分。

    白粉病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是15~25℃,低于14℃不会萌发,超过30℃就会失去活力。白粉病分生孢子的抗逆性较低,寿命较短,在26℃左右只能存活9h,30℃以上、-1℃以下很快失去活力。温室大棚的黄瓜白粉病发生较重。

    北方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温室、瓜类作物上越冬。南方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为翌年初染病源。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落在寄主叶片上,先端产生芽管和吸器从叶片表皮侵入,菌丝体附生在叶表面,从萌发到侵入需24h,每天可长出3~5根菌丝,5天后在侵染处形成白色菌丝从状病斑,7天后成熟,形成分生孢子分散传播,进行再侵染[ ]。

    3 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3.1 种植抗病品种

        不同黄瓜品种对白粉病的抗病性有差异,因地制宜的选用抗病品种有利于减少白粉病的发生。如:天津黄瓜研究所出的津绿21-10、津绿26号、津绿12号、津绿W-11、津优3号、津杂2号、4号等一系列优良品种都具有高抗白粉病、早熟性好、适应性强易栽培、丰产性好的优点;中国农业蔬菜花卉研究所出的中农7号、8号高抗白粉病、植株生长势强、叶色绿生长快等优点。选育这些优良抗病品种不仅能有效预防白粉病发生,还能避免化学农药作用产生的环境污染,但是这些高抗优良品种价高、种类少还没有大面积普及。

    3.2 加强栽培管理

    定期为黄瓜种植大棚作清理,保持瓜种生长旺盛,及时摘除病老叶,生产中适当增大行距,拉秧后清除病残组织,科学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温室要注意通风,并在黄瓜行间浇水,保持空气湿度。

    3.3 物理防治

        依据黄瓜白粉病的发病规律,注意温度、湿度管理来避免白粉病的发生,温室白粉菌对“硫”比较敏感,可采用高温环境熏蒸方法来杀死白粉菌;当发生中心菌株时,要及时喷洒药剂,隔离病原菌,防治病菌借气流再传播感染。

  1. 上一篇:不同温度及pH对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影响
  2. 下一篇:有机共溶剂中酶法合成头孢羟克洛的工艺研究
  1. 复合菌剂对辣椒苗期促生作用的研究

  2. 茄子青枯劳尔氏菌病害的生物防治

  3. 微生物菌剂抑制温室黄瓜霜霉病效果调查

  4. 生物农药“宁盾”防治黄瓜根结线虫效果调查

  5. 微生物菌剂抑制小麦孢囊线虫的盆钵实验

  6.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辣椒苗...

  7. 番茄青枯病的生物防治及温室促生实验研究

  8.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9.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0.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1.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2.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3.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4.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5.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7.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