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亚微乳实际上是纳米级别的小液滴,是由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在适当的比例下自发形成的一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低黏度的、各向同性且热力学稳定的油水混合体系。 一般由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共同起稳定作用。 助表面活性剂通常为短链醇、氨或其他较弱的两性化合物。亚微乳的形成不需要外界做功。微乳是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按适当的比例混合,自发形成的各向同性,透明,热力学稳定的分散体系。微乳液有三个结构类型:O/W、W/O和双连续相结构[1]。
    (1)W/O 型结构
    根据亚微乳液的伪相模型,W/O 型微乳液由油连续相、水核及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界面膜相构成。微乳液滴的化学组成以及微乳液的结构参数可通过稀释法来确定。
    (2)O/W 型结构
    O/W型亚微乳液由油核、水连续相及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界面膜三相构成。O/W型亚微乳液的拟相组成不能用稀释方法得到,除非用具有足够浓度的盐水屏蔽油滴间的静电排斥力。无盐O/W型亚微乳液滴的化学组成可由荧光衰变法进行研究。
    (3)双连续相结构
    双连续相结构最早由Friberg[1] 提出。在双连续相的微乳液中,油和水同时作为连续相,双连续相结构具有W/O 和O/W两种结构特性,没有明显的油滴或水滴,它的结构是类似于水管在油相中形成的网络
    1.2  亚微乳液与乳状液的区别
    亚微乳液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散体系,具有很大实用价值,也是在实用中偶然发现的。亚微乳比一般的微乳液粒径要大,通常微乳液为透明液体,但是亚微乳液是乳白色液体,但是也具有微乳液的性质特点。人们早已知道油和水不能完全混溶,但可以形成一种液体以小颗粒的形式存在于另一种液体之中的分散体系——乳状液。乳状液通常呈乳白色、不透明状。它具有聚结、分层的倾向,乃热力学不稳定的体系。1928年美国化学工程师Rodawald[2]在研制皮革上光剂时意外地得到了“透明乳状液”。它虽也含有大量不相混溶的液体,但性质明显地不同于乳状液。  主要有下列特点:
    (1)制备时不必采用各种乳化设备向体系供给能量,而只要配方合适,各组分混合后会自动形成微乳状液。这说明微乳化过程是体系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此过程的终点应为热力学稳定的体系。
    (2)外观上微乳液不同于一般乳状液,呈透明或略带乳光的半透明状。
    (3)稳定性不同,虽经长期放置亦能保持均匀透明的液体状态。
    (4)在组成上它的特点是:
    ①表面活性剂含量显著高于普通乳状液,约在5—30%上下。②分为三元系和四元系两种。最先发现的是应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四元系微乳体系,它至少有四种成分,即油、水、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是中等碳链长度的醇类)。当时认为醇类是构成微乳必不可少的成分,后来发现应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也可得到微乳,并不必须加入醇类,这就是三元系的微乳(油、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5)微乳虽与一般乳状液相似有油外相(W/O型)和水外相(O/W型)之分,但有两个独特之处,即1)不像一般乳状液随类型之不同而只能与油混匀或只能与水混匀,微乳在一定范围内既能与油混匀又能与水混匀2)已有证据表明,在一定组成条件下,在各向同性的微乳体系中可存在双连续相,即油相和水相都是连续的。
    (6)一般乳状液在两相体积分数都比较大时粘度明显增大,常呈粘稠状,而微乳状液在相似的油水比例时仍然具有与水相近的粘度[3-4]。
    这些特性使得它具有很大实用价值。尽管早期对它的结构、原理尚一无所知,只是称作“透明乳状液”或“可溶油”,在实用中却取得很大成功。例如用于皮革上光剂,地板蜡,切削油等。直到1943年Hoar和Schulman才证明它是一种特殊的分散体系。Schulman等[5]用小角X射线衍射、光散射、超离心、电子显微镜和粘度等方法测定其中分散相的颗粒大小和形状,指出它是大小范围为80-800Å的球形或圆柱形颗粒构成的分散体系。
  1. 上一篇:复合杂粮饮料的制备技术研究+文献综述
  2. 下一篇:从鸡蛋蛋黄中提取分离唾液酸糖肽研究
  1. 食品级壳寡糖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2. 植物甾醇酯和磷脂酰丝氨...

  3. 蝉花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4. 肉桂提取物对油脂氧化产物的相互作用研究

  5. 牛蒡发酵饮料初步研究

  6. 不同加热方式对油脂氧化影响的研究

  7. 植物蛋白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制备

  8.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9.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0.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1.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2.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3.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4.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5.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6.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7.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