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现状韩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在亚洲诸国中属于较好的,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学习韩国这一做法。“新农村培养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由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根据韩国农村的经济和环保共同发展而提出的,“新农村培养运动”的宗旨是打造农村生态环境型新农村,从对农村环境的整治、对农村布局的恰当规划上出发,将经济的成长与农村环保同时运行。“新农村培养运动”的另外一个主题是在思想觉悟上改造农民的精神面貌,使农民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打造一个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氛围。经过对“新农村培养与运动”的恰当规划,韩国在农村的周边以及山上种植了很多树以达到植树造林的效果,清除废弃的固体垃圾,把河道和水渠疏通,建设公共的垃圾处理回收站和粪肥库。经过这些改造,很大程度的改善了韩国的农村环境。虽然那时候的状况并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但是那些环保措施依然值得我们参考。42644
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习发达国家在建设农村经济上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发达国家是通过生态环境来判断可持续性的发展,环境的承受能力是发达国家优先考虑的。以人为中心是另一种判断方法,分辨人类通过对自然的改造是否有益于人类,一些发达国家也把以人为本作为信仰,他们看来只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判断农村的生态环境情形可以把人的利益放在首要条件。然而现实是生态环境才是大自然的重要构成成分,人类只是大自然的过客。当下绝大多数国家倡导的理念还是以生态环境为本,我们在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创造的过程中可以参考这种价值观。论文网
2. 国内研究现状
针对我国农村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张从、刘薇(2003)[1]将农村环境污染根据不同的污染源分为农药、塑料、家禽(畜)污染还有农村废水、废气和生活垃圾的污染等。王磊、王东令(2000)[2]认为我国被严重破坏的农村生态环境、逐渐枯竭的自然资源和过度在农业中使用的化学物品都是污染农作物、使农作物产品质量下降的罪魁祸首。丁海兰(2000)[3]觉得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会使农村水质富营养化情形更加严峻。对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陈群元、宋玉祥(2004)[4]觉得过低的人均资源占有率无法在经济发展环节内被科学正确的利用。同春芬、张凌娟(2009)[5]认为造成庞大的人口规模、过低的生态环境质量和过低的农村经济集约化水平的原因是城乡二元框架。林潇潇(2007)[6]指出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不停降低的原因是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存在严重问题,城市被过度污染也占一部分原因。黄玉凯(2003)[7]提出一些地区不具备科学安排自然资源的能力却坚持经济水平的提高,使耕地当做关键的自然资源匮乏。关于建设我国生态环境的对策,陈群元、宋玉祥(2004)[4]研究了影响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指出政府可以通过巩固乡镇政府生态环境的控制权责,以保障对生态环境的建设监督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孙新章、周海林(2008)[8]认为使生态环境的维护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主要办法是生态补偿机制,政府应该把当前的生态补偿制度不断完善。宋应奇(2007)[9]认为政府应该将环保投入长效机制完善健全,在生态环境维护方面特别应该增加资金扶持的比重。刘雄伟(2011)[10]认为要想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就应该确保政府能够积极履行其职责,对于循环经济的扶持水平应该得到提高。
总之,现阶段研究人员重点从不同角度研究生态环境建设,如农村生态环境具体情况、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