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瀚文、张旭宏、史德信、张玉和、崔海霞等人认为,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表现出结构特征。一是加工贸易顺差与其他贸易逆差并存;二是对欧美顺差与对周边地区逆差并存;三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顺差与初级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逆差并存;四是我国贸易顺差高度集中于粤、浙、苏、鲁、闽五省,尤其是粤、浙两省;五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为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宗建亮、熊豪指出我国贸易顺差有着明显的“投资驱动”迹象,而且国外投资对贸易顺差的驱动作用更加明显。黄瑞玲、黄忠平等认为,发达国家对中国设置的出口壁垒限制了中国进口规模的扩大。隆国强从政策角度指出中国顺差过大是“奖出限入”的政策目标并未随着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改变,相反,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制定了“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政策,在外汇、税收、融资等方面支持出口政策的手段进一步加强,而限制进口的手段也并未放松。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低价格是使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中国贸易顺差是商品具有比较优势的结果。对于比较优势的来源,熊宇认为根本原因是我国以廉价劳动力参与国际要素分工。
而魏琦、李卓然等人分别研究了中日、中德等国家贸易统计差额,指出,就贸易平衡而言,各国统计方法的差异导致双边贸易差额的数据并不吻合,过大的差异是使双方的统计数据往往不具有可比性。这种统计差异形成的原因主要有:转口贸易、海关计价标准、汇率波动、货物运输期等。
二、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我国贸易失衡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的成果,也得出不少的结论。但这些失衡的研究很少与经济效应联系到一起,也缺少强有力的理论支撑。鉴于此,本文从我国贸易失衡的现状,原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促进我国贸易尽快走向平衡的一些措施与对策出发研究贸易失衡的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勇军.出口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需求导向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3第4期
[2]赖明勇、许和连、包群.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及实证[M].三联书店,2003
[3]黄先海,张云帆.我国外贸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1期
[4]马章良,中国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第4期
[5]李石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相对规模的测度与分析:1994-2004[J].财贸经济,2006(1):70-75.
[6]徐婧.我国贸易顺差变动的规模和结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7):63-69.
[7]许瀚文.2007年我国贸易顺差情况分析[J].中国对外贸易,2008(2):82-85.
[8]张旭宏.如何看待目前我国存在的贸易顺差——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6(31):4-9.
[9]张玉和.我国贸易顺差的结构分析及启示[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6):30-32.
[10]宗建亮,熊豪.投资与我国贸差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2007(4):94-95.
[11]张旭宏.如何看待目前我国存在的贸易顺差[J].经济研究参考,2006(31).
[12]于文淘.对我国当前贸易顺差的分析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6(4).
[13]安申.贸易顺差“难题”[J].经理世界,2006(7).
[14]王清平.我国高额贸易顺差和高额外汇储备的成本与风险分析[J].武汉金融,2006(3).
[15]龙玲.我国贸易顺差激增的负面影响[J].经济研究参考,2006(15).
[16]邹新,马素红.中国贸易顺差高增长带来隐忧[J].市场嘹望,2005(12).
- 上一篇:低碳经济下我省外贸易结构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 下一篇:金融服务业竞争力文献综述
-
-
-
-
-
-
-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