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在农信社区域发展问题方面,主要关注农村金融市场及需求供应的研究、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的研究和如何管理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
(1)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Hugh T. Patrick在根据多年从事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研究后提出的两种模式:一是“需求追随”模式,强调农村金融服务的经济主体的需要;二是“供给领先”模式,强调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服务的供给,把供给放在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前面。45396
(2)农村金融的组织体系
基于对中印两国农村金融组织的研究,Kellees Tsai(2004)提出微观金融的潜在客户大部分来源于非金融组织。此外,他发现非金融组织存在的有利条件:正规信贷的供应是有限的,国家贷款政策能力是有限的,当地的政治和经济偏离趋势严重,许多小额信贷组织体系存在缺陷。
(3)农村金融的管理体制
对农村金融管理体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政府与农村金融体系的关系上论文网。E S肖和R I麦金龙(1988)率先提出,“金融二元性”在农村金融体系占据主要地位。在发展中国家,国有金融垄断,经常出现金融抑制现象,补贴信贷利率较低和信贷配给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2.国内研究
国内对农信社区域发展现状的问题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农信社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农信社的改革研究上。
(1)农信社的区域发展差异
王群琳(2003)提出大部分地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落后。在不同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有不同发展水平,在沿海省份,城市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营运能力高,而在中西部农村信用社的现状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规模较小,资本充足率低,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大多数农信社的不良资产率超过50%,一些信用社甚至到了破产的地步,工作质量不高,业务水平低,管理能力很差,只能提供一些单一的金融产品,主要是传统存贷款业务和提供小额结算服务,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黎翠梅,武蔷薇(2010)从农村金融规模、结构和功能区域农村金融系统在我国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中国农村金融经济存在大规模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农信社的发展在整体上好于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异化现象非常严重,过度储蓄动员功能严重削弱和分配功能,特别是在中部地区。
(2)农信社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
李 鑫,王礼力,魏 姗(2014)提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程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区域差异贡献总差异较大,区域教育水平、区域商品交易效率、区域信息化水平,区域政策支持金融市场交易力度都跟当地农信社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农业和农业资本外逃表明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不断扩大。
廖春良(2007)提出有密切关系的银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由于不同的自然、历史和文化条件,政府领导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影响,在经济和金融区域的操作有很大的差距。
(3)农信社区域发展的改革模式
邱家洪(2005)指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健康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事关农村稳定的大局。改革的关键重点在于完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强调“购买”的机制,关键是买一个健全和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廖文义.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地区农信社发展战略探讨 [J].华南金融研究,1999,14.
[2] 李 鑫,王礼力,魏 姗.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N].华南农业大学学 报,2014,13(01).
- 上一篇:基金会形象营销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 下一篇:商业银行社区化经营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
-
-
-
-
-
-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