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铁路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影响
随着铁路网的建设,加强了内地与外界的交流,推动了近代中国商业、农产品运输业、采矿业、手工业等方面的发展,引起了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
首先,铁路推动了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铁路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比如,在没有铁路之前,河北张家口附近地区所生产的农产品都是自产自销,很少对外出售。但在铁路通车了以后,沿线地区农产品开始销往外地,京绥铁路沿线地区的谷物有80%由京绥铁路转运往天津、东北、上海等地,其他地方的农产品也通过铁路运到京绥铁路沿线地区。河北内邱一带盛产土布,一般都自用,多余的土布才外销,在没有铁路之前主要靠马或驴驮运出去然后销售,土布最远卖到至山西沁源、平顾等地方,但当京汉、正太铁路通车以后,河北内邱地区的土布能卖到更远的平定、太谷等地,并转京绥铁路远销至大同、包头等地。[ ]铁路的发展促进了内陆地区原本自产自销的农产品开始外销,这对农产品的商品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其次,铁路促进了贸易的发展。比如,华北铁路的通车,促进了华北铁路沿线地区与沿海各通商口岸的联系,推动了华北内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1898年海关报告指出:“通过这种工具(铁路),外国贸易所能进入的地区大大扩大了,凡铁路所到的地方,……那里就兴起了过去所梦想不到的繁荣贸易。”[ ] 中国民间有句老话,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铁路推动了人口和商品的快速流动,给铁路沿线地区带去了无数的商机和大大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其三,铁路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比如,铁路在不断向西北地区建设的过程中,西北地区的中药、兽皮、水果等土特产只要用牲畜运到最近的火车站就可以了,然后通过铁路进行外销。改变了以往只能依靠牲畜运输的紧张状况。华北地区的木材、农产品、兽皮等也改由铁路运输然后远销外地,同时,外国商品也从沿海港口经铁路运到中国内地进行销售,铁路发挥了它运输量大、便捷、价格低廉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