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战时军用,做探马、驿马,在农、商等方面亦有重用,运输、代步都离不开它。因此,朝廷十分重视国家的马匹管理。从周至清代,有马政对官用马匹进行管理,设太仆寺;“(后唐)明宗时,诏沿边置场市马,诸夷皆入市中国”[2];宋朝时长期坚持募兵制,要求百姓平时演武练兵,养马置械,以便战时征用。可以说,马在古代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二)马中精品——千里马及其文学形象
马的地位重要,因此好马也历来受人们喜爱。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相马经》专门记载对马的品鉴相法,在文艺作品或文学著作中也有许多关于良驹的记载。如郭沫若命名为“马踏飞燕”的出土文物铜奔马、《八骏图》中所画周穆王的八匹骏马、唐玄宗曾命画师为他的爱马玉花骢和照夜白画下《照夜白图》、汉大赋中铺陈的物象里常有马的英姿、在志怪集等杂著中也提到不少好马,甚至史著中也详细说明了许多历史人物的坐骑,像紫骍、骅骝等,我们称之为千里马。
由于人们对马的喜爱重视,后来还发展了许多关于马的故事。《战国策》中有千金买马骨的故事,意喻招揽能士的一种态度。汉代论文网《韩诗外传》里伯乐相马的故事流传广远之后,千里马逐渐成为怀才之人的一种象征。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故事背景中,乱世出英才,甚至连马也有了忠勇形象。
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吕布勇武难当,赤兔马能和吕布相提并论当然绝非凡品,而邺下围城时,赤兔却随人牵走,有说名马择主,吕布此等有勇无节之人怎配做它的主人?后果跟随关二爷左右,最终绝食殉主,实为可叹。
辛弃疾的《破阵子》里有“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3]之词,传说刘备乘的卢马躲避敌军追击,在檀溪埋怨“的卢的卢,今日妨吾”[4],的卢马妨主的名声“显赫”,却在危急时刻奋勇一跃,甩开追兵救了刘皇叔性命。
这两则传说故事中的马通灵异常,似乎像是拥有才能的人,等待其主,鞠躬尽瘁为之效力死而后已。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5]的说法表明,不是所有的好马都能被人发现,它们有的“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5],怀才之人多不遇,韩愈《马说》的主旨就是假借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来表达对这种英才易择,明主难遇之类憾事的深切嗟叹。
二、天马的来历与《天马歌》的创作
(一)天马的来历
马即大宛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汗血马,是千里马的一种。汗血马自汉代由大宛传入我国。《史记》中记载了它的来源,汉武帝铸金马向大宛换取汗血马一事,大宛拒绝了汉使的请求。然而在归途中,于大宛境内突发金马被劫,使节被杀这样有损国威的事,汉武帝因此大怒,发兵数万攻打大宛,后大宛求和,愿奉大宛马入汉。但由于长途颠簸跋涉水土不服,途中多有折损,最后仅剩千匹。汉武帝十分喜爱这些马,赞为“天马”,并作《天马歌》表达对汗血马的喜爱赞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