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的是,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中,确实融汇了封建社会时期佛学发展中的诸多专门术语及佛家经义思想。但是曹雪芹运用的佛家思想和真正庙宇僧尼信仰之佛不尽相同,《红楼梦》中的佛家思想是一种经历了凡尘民俗洗礼过后的思想,它并不是晦涩的佛家教义,而是一种被富家贵族以至于仆人小厮都认可接受的民俗化思想,这是《红楼梦》中佛家思想的独特所在。曹雪芹是一位全能写者,表达狂人。他深谙民俗表现对文学作品情感张力表达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他的笔下,除了才子佳人炽烈的爱情表达、风花雪月的美好场面、贵族阶级的奢侈生活,通俗的民间形式活动也无处不见。他不仅在黛玉、王熙凤、妙玉等贵族阶层的角色塑造中巧妙融入民俗因素,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且富有张力,还直接植入放风筝、花灯、社火等民间民俗意象。曹雪芹将中国文化中胜极则衰、人生无常、红颜易老、月满则亏等民俗意象“融”入佛门哲学,形成民俗性的“因果”和“色空”,并以此启发现实人生。在民俗性改造这一方面,不得不说,曹雪芹和南宋的柳永是成功大家,一位使佛学表现在文学中大放异彩,一位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