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陆焉识是勇敢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一个人不勇敢,不会一次又一次的试图逃离禁锢自己的圈子。陆焉识虽不是正义和真理的殉道者,陆焉识却在感受过一次次的政治风波和放纵的的生活之后不断的成长。陆焉识虽然为自己的这种成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依然保持着知识分子身份的独立和良知。[2]
陆焉识想要婚姻自由,恩娘却企图用冯婉喻拴住这个不安分的继子;陆焉识想要学术自由,学术界却不允许他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机会;陆焉识想要回到冯婉喻身边,囚犯的身份成了他的枷锁。陆焉识拥有不平凡的人生,命运多舛不能阻止陆焉识固执的追求自由,反而让陆焉识更加渴望得到自由。
③陆焉识是傻气的
用恩娘冯仪芳的话来说,陆焉识是没用场的人。二十世纪的知识分子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很多人空有一身本事,却不能把这本事发挥出来。陆焉识就是这种有本事的人。正如恩娘所说,陆焉识“脑子就是一部印刷机器,读进去就给他印下来了!”[3](p54)
陆焉识拥有非凡的智慧,精通四国语言,在国外获取了博士学位,但是他空有一身学问却毫无用处:在国外,教授出题,陆焉识写论文,最后陆焉识只拿到了助理的薪酬;回国后,因为拒绝给朋友借论文,陆焉识得罪了他多年的好友;从重庆回到上海,陆焉识即使学问渊博,也没有单位愿意提供给他一份工作;被西北监狱释放后,陆焉识见到英文字典里不专业的解释而怒斥“毛主席不懂英文。”
20世纪初的知识分子,带有可悲的矛盾性:生于传统家庭,却接受者最新的教育,向往着最自由的生活。毫无疑问,这样矛盾的知识分子是不可能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如鱼得水的,他们掌握着最新的知识,最新的思想,行事方法却不能跟的上思想的变化。他们有别人不能侵犯的精神领域,很多时候却被迫放弃自己的底线。试想,陆焉识如果能学会一点“用场”,那么凭他的才华,一定可以安保全家衣食无忧,更不会为自己招来来牢狱之灾。
④焉识是一个孤独的人
陆焉识没有朋友,更没有真正懂他的人。
大卫眼中的陆焉识,是一个才华横溢并且可以利用的人;恩娘眼中的陆焉识,是听话但没有用场的不安分继子;冯婉喻眼中的陆焉识,是深爱自己的好丈夫;邓指眼中的陆焉识,是学问渊博的老犯人。20世纪初的知识分子,从精神上来说,都是孤独的。他们不屑于与封建旧式文人为伍,也算不上彻底的五四新人;他们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知己,却又要担心稍有不慎就因为思想问题而入狱;他们渴望自由并且为之努力,现实却又一次又一次打破他们的梦想。陆焉识便是这样一个孤独的人,即使他仗义疏财,也换不来大卫的真心对待;即使他精于学问,也换不来学术界的认可。陆焉识便是这样一个在孤独中渴望着希望的人。
⑤陆焉识是善良的
陆焉识不是一个彻底的好人,但也不是坏人。诸多不顺利没有磨去陆焉识的善良,西北荒漠的残酷反而更衬托出陆焉识善良的可贵。
明明是梁葫芦出卖了自己,但陆焉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替最终没能够保命的梁葫芦黯然神伤。[3](p185) 梁葫芦是陆焉识在西北荒漠结识的小友,是个小杀人犯,死刑将至,小凶犯供出陆焉识假装结巴,希望能逃过死刑。此举给陆焉识带来不少麻烦,但是陆焉识并没有怪罪梁葫芦,反而惋惜这么年轻的少年就这样没了。陆焉识的善良,不是仅浮于表面的做作,而是深藏于内心的宝贵品质。哪怕在一个泯灭人性的流放地生活二十年,也掩盖不住他内心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