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江苏省辐射环境质量良好,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浓度都在本底范围内。核电站等核技术应用部门的周围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水平也没有显著变化。
1.2 辐射环境监测的概念、目的及原则
放射性流出物的监测,主要是对人们工作生活环境所受到的污染进行评价,其监测结果是估算和控制辐射污染源所产生的照射的依据。放射性流出物是指实践中源所造成的以气体、气溶胶、粉尘或液体等形式排入环境的可在环境中得到稀释和弥散的放射性物质。这种排放必须是经过批准的。
辐射环境监测(又称环境放射性监测)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各种环境介质中电离辐射剂量和个别放射性核素的测量和分析,来获得特定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来源、水平、性质、分布以及组成方面的信息和资料[2]。迄今为止,这种信息主要用于对于可遭受放射性污染的地区进行环境“监督”,旨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且对公众的健康影响作出合理的评价,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防范和防护。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针对江苏省的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包括对空气、地表水、土壤等主要放射性核素的监测。由于时间有限,本文主要是对地表水中主要放射性物质的监测。
1.2.1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目的
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是:积累环境辐射水平数据,总结环境辐射水平变化规律,判断环境中放射性污染及其来源,报告辐射环境质量状况[3]。
1.2.2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原则
这里主要遵循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在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上,使人们的受照水平在合理范围内降到最低。所以在制定监测方案时,要遵循这项原则来进行制定,由于这项原则是对未来可能产生的照射进行预防和降低,因此监测方案可以通过估算可能的辐射剂量水平,写出多个不同的方案,从中选择最优的防护方案,保证对人们的照射在合理范围内降到最低水平。
1.3 江苏省水文及水资源状况
江苏省濒临着淮河流域、长江流域,东濒黄海。江苏省内交叉分布着许多江河湖泊。1万平方公里以上湖泊就有119个,主要有洪泽湖、太湖、骆马湖等。各类水库1078座,主要河道2900多条。境内长江干流长433公里,淮河在淮安盱眙县入境、流经约70公里入洪泽湖,大运河纵贯南北690公里。
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是江苏省内的长江水系、淮河水系、太湖水系以及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则是通过京杭大运河作为枢纽所进行的跨流域调水。本文对这四个重点流域地表水中的主要放射性核素进行监测,了解这些放射性核素在地表水中的放射性水平并且与本底水平进行比较,观察其是否在本底范围内,若大幅度超出本底水平,找出异常来源,了解实际情况,及时控制源头,防止污染扩散,保护周围居民的健康和安全。文献综述
1.4 放射性核素在地表水中的行为
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许多途径进入地表水系,其中,放射性液体废物的排放是导致地表水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来源。痕量的放射性物质从污染源排入水体后,如同其他环境污染物一样,将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可归纳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过程[4]。物理所致的变化主要归因于水力学运动,包括水流对放射性物质的输送作用、湍流和对流引起的混合、扩散和稀释等;化学过程是放射性物质在地表水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生物过程则是放射性物质被水生生物吸收、代谢和转化的过程。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电离辐射是人体无法直接察觉到它的存在,人们无法由感觉器官听到、看到、闻到、尝到或感觉到它,必须使用专用仪器进行测量和评价。电离辐射监测(又称为辐射监测)是为了评估和控制电离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对辐射剂量或污染所作的测量及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解释[5]。辐射环境监测是人们对生存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进行常规监测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通过辐射环境监测来监测人们生活环境中不易察觉的放射性物质,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因此,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十分重要,它不仅能对放射性物质给人们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的影响作出合理的评价,还能及时发现环境中的异常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