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有深度的报纸
深度报道是报纸在遭受广播与电视的挤压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优势,现在已经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报纸颇具标志性的报道方式之一。在我国,有很多报纸专注于做深度报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民日报》。这些报纸致力于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事实真相,将新闻事件陈述、分析、评论有机结合,在为受众了解、探知新闻事件提供良好观察点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报纸的综合竞争力。
在这个称得上是自媒体的今天,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对新闻报道的速度甚至超过了网络。当你看到昨天从网上就已经了解到的新闻,又在第二天的报纸上一字不换的再度出现时,就会丧失新鲜感,可能明天你就不会再买这个报纸。这就是媒体发展、竞争的现实。那么作为报纸到底该如何来应对这种残酷的挑战呢?笔者认为,报纸只有发挥深度报道优势,才能持续顽强的生命力。互联网上的许多新闻都是蜻蜓点水,当一个消息通过网络出口传达出来,网络上没有专业的记者去继续追踪关注,往往让新闻有头无尾。如果报纸的记者能够抓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继续调查,进行深度报道,充分满足受众对社会问题的知情权,就会大大提高报纸的可读性。
2.增强报纸的视觉冲击效果
提高报纸的可读性,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加强报纸的视觉冲击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从新闻标题上说,标题语言是否能够吸引受众眼球是影响报纸可读性的重要因素。新闻标题自身其实就算是一条独立的短新闻,因此其语言更要具有言简意赅而又容易理解的语言特点。很多记者为了能够吸引读者眼球,会选择在新闻标题上大花心思,这当然是应该的。但新闻标题必须围绕新闻的内容来制作,而不能危言耸听,大肆渲染。
从报纸的版面编排上说,一张报纸,要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靠的就是版面编排的视觉化。相关专业人士指出,报纸版面的视觉传播设计,能够有效的引导和促进报纸的改革与创新。新媒体尤其是网络的无边界性,使得其在信息传播中总是显得无边无际,信息量虽大却很分散,而且使人觉得毫无重点。与新媒体恰恰相反,报纸可以让受众从上下、左右、前后的不同版面编排中,判断出新闻的价值大小。对读者来讲,阅读报纸,不只是在阅读新闻信息,更重要的是了解报纸权威下的判断力。报社编辑将对新闻的价值判断通过版面编排呈现出来,使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接受这种判断。因此,加强报纸的版面视觉效果也是有效提高报纸可读性的一个重要举措。
从报纸的印刷技术上说,一方面,报纸要主动进行技术创新。例如改变报纸单调色,转变成彩印。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立体印刷技术。其实早在2010年,比利时一家报社就推出了全球第一份3D报纸。仅仅一个月之后,湖北《十堰晚报》也推出了中国首份3D报纸。随后,一些报刊也开始纷纷效仿。3D报纸大大丰富了报纸的形态,给受众带来了视觉盛宴。另一方面,受新媒体等因素的影响,受众对报纸的印刷实效要求也在提高,这就促使报纸印刷部门要充分考虑其技术革新,以提高报纸的印刷效率和质量,缩短印刷周期。
(三)注重创新,避免同质化
报纸要想有效避免同质化现象,首先就要明确自身定位。例如,同一个新闻事件,党报、都市报和专业报纸由于自身定位的差异,会从不同的视角展开报道。其次,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要对其受众市场进行有效的划分,内容始终围绕自己针对受众群的需求。而对于地域报来说,同一类报纸,不同地区要办出各自的特色。不同的区域状况,决定了办报的不同侧重点。因此,要想办出具有特色的地域报,就要依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所针对的受众,确定办报方针。例如都市报的时政新闻,特别是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报道中,不能仅限于一般性的描述,必须突出与当地的重大政策和宣传重点相结合,提高报纸的引导作用,勇于创新新闻报道形式。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本地区的景观、风俗、名人等作为该区域报的特色板块。发掘报道好这些独具地方特色的新闻资源,不仅可以使读者产生自豪感,还可以引起外地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避免报纸同质化,一定要创新思路。
- 上一篇:草根文化对主流媒体的影响研究
- 下一篇:微博传播新闻现象与思考研究
-
-
-
-
-
-
-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