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者PPP 项目研究的起步比较早、文献较多,本文研究了一些能够反映该领域研究趋向的代表性文献。Zitron[ ]通过一个动态模型来研究PPP模式中承包商的投标决策问题,他认为,在PPP项目投标中,投标人面临着两种风险:项目本身的风险和投标过程中的风险。之所以会有投标者少而竞争不足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政府部门没有能够清楚地了解投标人的风险评估。Ahmed [ ]等人研究了孟加拉国的固体废弃物管理中的公私合作关系,在他们看来,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应建立一个包括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包括公众在内的三重合作伙伴关系,以便它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但同时,他们认为,这种三重合作的伙伴关系是不会自觉地发生的,需要一个中间机构来促成。Medda[ ]运用博弈论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中,PPP 模式下的风险分担的问题。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担保人持有更多的价值比的经济损失时,博弈的参与者就会面临潜在的道德风险和战略行为等问题。Edwards[ ]从宏、中、微观三个层次分别分析了PPP项目的风险因素, 确定PPP项目的风险分担原则和框架。Loosemore M提出了PPP项目的风险分担原则,即风险的承担者应当清醒地认识风险,有能力控制风险,有能力和资源应对风险,有风险意识,并且愿意承担风险,承担风险就意着有机会获得适当的经济收益。56090
与国外学者相比,国内学者对PPP模式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只是在最近几年,才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彭桃花,赖国锦[ ]在他们的论文中描述了PPP模式运用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及这些风险的合理分配,建立与其他风险分析相结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模型, 提出了成功运用PPP 模式的一些对策。邓小鹏[ ]等对PPP 模式风险共担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构建了风险分担原则运用的流程。他们提出在公平合理的风险分配的基础上,论文网 综合运用各种风险共担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私营部门各自的优势及其主观能动性, 是确保PPP 项目能够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该结论对于实施中的PPP项目风险分担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柯永建[ ]等通过详细的文献回顾, 首先归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分担的时点和要点,总结了风险分担对于PPP项目资金价值的影响, 最后比较分析了现有的PPP项目风险分担准则以及不同风险分担的结果, 以期为PPP项目的风险分担研究及实际操作提供一个可参考的依据。李永强[ ]等提到PPP模式组织结构相对复杂, 各方的最终目的不一致, 致使在操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风险。于是该篇文章就从政府部门、私营企业等不同的角度预测项目的风险, 并通过实例研究对PPP项目的实施进行了有用的分析。然而,每一种情况都是唯一的, 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趋势来找出其规律, 也还没有归纳出各种模式所具有的优点及其需要改进的地方。PPP项目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每一个PPP项目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注定了风险具有不一致性, 这些都是需要在具体的PPP项目中进行验证的。杨宇[ ]等提出了可以将灰色关联模型应用在 PPP 项目的融资风险分担过程中,评价参与方承担风险的意愿和对融资风险的承担能力。
因此,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只停留在对PPP运作模式以及应用于公用事业领域的可行性的分析上,尚未进入定量化研究阶段,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系统性不强,理论基础的研究薄弱;偏宏观,微观内在缺乏研究;重理论,实证的研究不够。
综合前文,国内外的学者针对PPP项目的风险分担都做了不同层次的研究,但以往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改进风险理论和定性分析,真正将项目风险分担理论应用到实际项目中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所以我接下来打算把重点放在研究实用性上面,为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提供更加宽阔的应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