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强耦合,非线性的多变量系统。德国人西门子公司工程师Blashcke.F等人于1971年首先将矢量控制技术(即磁场定向控制)应用于笼型异步电机控制,它是一种新的控制思想和控制理论,由此开创交流电动机等效直流电动机控制的新纪元。使人们看到交流电动机尽管控制复杂,但同样可以实现转矩,磁场独立控制的内在本质。矢量控制是一种新的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它的想法是设法模拟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特点来进行交流电动机的控制。
矢量控制实现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和控制异步电动机定子电流矢量,根据磁场定向原理分别对异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具体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 (励磁电流) 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 (转矩电流) 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
直接转矩控制理论是在矢量控制技术之后发展的又一种高性能新型交流调速控制方案,它是德国鲁尔大学M.Depenbrock教授首先提出,之后日本学者I.Takahashi也提出类似的控制理论而且获得了令人振奋的控制效果,直接转矩控制不用进行大量的矢量控制中关于坐标系变换的计算,采用定子磁场定向而无需解耦电流,直接用电机的磁场和力矩为目标进行控制,控制思想简单易行,控制性能优越,很快就被应用于工业实际生产应用的各个领域。但是由于直接转矩控制一般采用的是转矩的磁—磁控制,虽然可以获得快速的动态响应,却也带来了转矩脉动的缺点,限制了系统的调速范围。
如今,电气传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交流变频调速代替直流调速,无触点控制代替接点逻辑控制,做到全数字控制和数模复合控制一体。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直接关系到改良电气传动的性能,价格以及能源消耗等方面。主要是要实现高水平高性能的电气传动控制,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依靠数学模型加上传统的PID控制策略,有矢量控制、非线性解耦控制、磁场定向、直接转矩控制等,另外一种是采用非依靠精确数学模型的现代控制策略,有滑膜变结构技术、模型参考自适应技术、Fuzzy控制等,这些控制方法都有它们各自不同的优点和局限性。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矢量控制的不足正在不断地的进行探索和研究,如系统结构过于复杂、非线性和电机参数的变化影响到系统性能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