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综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是近些年来提出的关于银行发展问题的新理论,该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尚未成熟。从理论体系来看,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金融发展理论的延伸。关于金融发展理论,国外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多,并且在这一领域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包括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该理论提出了金融发展即金融结构变化的观点;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提倡金融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之后斯蒂格利茨、赫尔曼等人提出了金融约束论,为转型国家金融改革过程中的政府干预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国际上,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源于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金融危机加剧以及银行效益下滑问题的反思和创新,是对金融发展理论体系的拓展,而国内则是在1998年5月由白钦先教授最早提出。60208
近几年,国内学者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理论研究。例如,索彦峰,陈继明(2009)通过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点进行分析和识别,认为寻求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平衡点是当前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杜晓荣,张玲(2007)总结一般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特殊性,探讨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各种资源因素和能力因素;夏斌(2009)认为构建风险预警机制与危机管理体系是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王庆彬(2011)分析了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同质化突出的特征,认为推进国内商业银行的差异化经营是我国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转变路径。
关于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测度和分析方面。国外对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的时间较早,而且所用方法成熟,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利用国外成熟的测度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论文网。目前测度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常用的方法有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随机前沿法(SFA)、平衡积分卡法(BSC系统)、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主成分分析法等,其中因子分析法是最为成熟和常用的方法。
国内不少实证分析结果都认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空间很大,且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邵启信(2012)、何琴(2011)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普遍不足,各类商业银行相比,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次之,而国有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最低。赫国胜(2011)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测度与比较》一文中,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比较,并通过分析风险控制因子、规模与效益因子、盈利性因子、成长性与流动性因子,得出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目前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的结论。李东,赫国胜(2012)所进行的补充研究不仅对现阶段各类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比较,还预测了银行未来的发展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将上升,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先上升后下降,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