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2001年,唐本忠教授和他的团队发现了一系列在溶液状态下不发光而在聚集状态会发射很强的荧光的噻咯类衍生物。他们把这类分子在聚集状态下会被诱导发出光的现象定义为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简称AIE效应)。这些具有AIE效应的分子在生物鉴定、爆炸物检测、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很广泛的应用,这也为设计高荧光量子产率的材料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三苯胺结构是典型的一个AIE荧光生色团,三个苯环可以与中间的N原子形成可旋转的σ键,从而打开分子及其衍生物在聚集态下的福射跃迁通道, 为实现聚集荧光增强效应提供基础。61599

    2004年,黄飞鹤教授制备出了中间为冠醚环,两端为二季铵盐的AB2型单体,冠醚和季铵盐相互作用进行嵌套,形成超支化结构,随着单体浓度增加,体系黏度非线性增大,证明了超支化结构的形成[5]。Tato与其同事首次报道了A2/B3型超支化聚合物,他们用β-CD三聚体与脱氧胆酸钠二聚体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组装成超支化超分子聚合物。随着混合时间的改变,得到了具有不同维数和聚集状态的超支化结构[6]。应用类似的方法,张希教授通过萘三聚体和葫芦脲的主客体增强π-π叠加相互作用,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水溶性超支化超分子聚合物;同时,该超支化超分子聚合物表现出可控的聚合行为,即通过加入二茂铁-三甲基碘会引起解聚现象[7]。

    基于24-冠-8(DB24C8)和季铵盐(DBA)间的主客体分子识别作用在超分子化学中已被广泛应用于分子肌肉、分子机器和超分子凝胶中,并且由于这类主客体作用的引入,使得该类体系对pH值和K+具有特异刺激响应性[8,9]。基于三联吡啶的金属配位作用具有高度定向性和高稳定性文献综述;同时,三联吡啶和金属配体(Zn2+,Co2+等)间的金属配位作用可通过加入相应的竞争配体与金属离子对其进行可逆的破坏与恢复。因此,这类金属配位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构建分子马达和超分子聚合物中[10,11]。

    2009年,冯宗财将苯乙烯接到超支化聚合物分子外围后, 得到的超支化荧光聚合物, 在波长为254 nm、365 nm 的紫外光激发下产生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00 nm~506 nm、361 nm~365 nm[12]。2014年,Sandra Medel等制备出羟基封端的荧光超支化聚合物,研究了微环境极性变化对荧光传感器的影响,并且用此荧光超支化聚合物掺杂制成感光胶片[13]。同年,田禾和马骧教授等将具有AIE效应的四苯乙烯基团引入超分子聚合物中[14],通过可控和可逆的超分子作用,使得这种荧光超分子聚合物在不同的溶剂中表现出不同的AIE信号。

  1. 上一篇:遥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 下一篇:具有聚集诱导效应的荧光超分子有机凝胶的研究现状
  1. 机器人网的聚集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 激光诱导光学薄膜的激光损伤国内外研究现状

  3. 具有聚集诱导效应的四苯...

  4. 具有聚集诱导效应的荧光...

  5. 具有典型非线性环节控制系统的仿真

  6. 聚集度系数图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7. 城市交通诱导系统位置服务国内外研究现状

  8.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9.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0.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1.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2.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3.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4.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5.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6.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7.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