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化红外成像探测与制导的性能上,红外成像仿真技术对探测与制导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对目标发现、识别以及跟踪,有效提高导头性能参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此,美国等西方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其进行研发,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将其运用于对红外制导导弹的研究和开发。64194
为了提高红外图像仿真的精度,国外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研究相邻目标表面之间的热传递影响、场景差异及气象条件等对目标红外图像的影响。目前,各国科研人员主要采用第一原理模型来提高计算精度。
第一原理模型是指,根据传热面的原则,建立了热平衡方程,通过求解该方程得到表面温度分布的方法。相对于经验模型,第一原理模型具有物理模型可靠,计算精度高等优点,备受各国政府、军事和科研机构的关注。论文网
在国外,很多研究人员热衷于研究红外仿真的热模型,并在红外图像合成技术上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如:2003年,Gonda等人研究了车辆、地形表面的红外辐射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并阐述了背景与目标交互作用的红外目标仿真的四个层次[1];2005年,Guissin研制了红外成像模拟器IRISIM(infrared imaging simulator),它可以实现宽的频带和多光谱红外成像系统的成像仿真过程[2]。
在国内,就红外目标仿真而言,对飞机、汽车、建筑物、桥梁和铁道等具有代表性的目标的红外仿真也正在开发中。有关红外大气传输和成像系统效应方面的主要研究工作有:曹华梁等研究了全天候户外景象长波红外成像建模与合成[3];王迪等研究了大气红外辐射传输的简便算法与MODTRAN的比较[4];吴晗平等建立完整的便于工程应用的大气光谱透过率、积分透过率、平均透过率的理论模型,并且提出其计算方法,这些理论模型的建立综合考虑了高度修正、倾斜路程以及气象衰减等因素[5];黎云等人针对红外成像的大气效果模拟与退化恢复等方面工作作出了很多贡献[6];刘其涛借助于MODTRAN软件,实现了任意高度的热像仪成像仿真功能,并提出了一种仿真热像仪红外图像的大气修正方法[7];吴晓迪等根据实时的传输速率和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实时红外成像的大气透射率的新的计算方法;孙毅义[9]等研究了强激光与粒子束在大气传输的模型[8];骆清明等研究了地球大气系统,并建立了红外辐射的理论模型[10],因此可以看出,红外成像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具有较为实际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