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炸药中应用的乳化剂大致可分为3大类:span-80,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类及衍生物,复台乳化剂。我国开始研究和生产乳化炸药时生产工艺相对落后,由于Span-80具有易于纯化,采购容易等特点.所在配方设计时基本上都采用Span-80作为乳化剂。这一时期,国外已经采用第二类的丁二酸酐衍生物类生产乳化炸药。到了90年代初,国内有的厂家开始研究和应用这一类乳化剂。到现在,已经有一半的厂家都以生产这类乳化剂为主。另外,以前两类乳化剂为主发展了一些复合乳化剂。64295
1.1 Span-80
Span-80是目前乳化炸药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的乳化剂,学名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脂,它是种典型的低分子量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优缺点是:一方面,Span-80的亲油基(油酸部分)油溶性较好,较易乳化(温度和剪切力的要求不高);另一方面,多个乳化剂分子定向排列于乳胶粒子的界面上,乳化剂的消耗量相对较高,特别是在Span-80中乳化活性成分含量较低时,完全乳化消耗的乳化剂的剂量更大。Span-80形成的乳胶体最短变质时仅为8个月(从检测取样起算).这时不仅外观开始浑浊,且明显的哈喇。长贮最长2年,Span-80仍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实验室乳化)。乳化炸药破乳主要是由于Span-80氧化失效,其主要原因是其中的杂质加速了分子中双键的氧化。在乳化炸药中的Span-80,除跟油相材料中的杂质(游离酸、不饱和烯酸等)作用外.还受水相物质的影响。若双键发生氧化断裂.水相就会溢出进入油相,将导致乳化炸药完全失效。
1.2 聚异丁烯丁二酸酐衍生物
目前,炸药厂家应用比较多的高分子乳化剂是聚异丁烯丁二酸酐衍生物,与Span-80相比.它有许多优点,特别是在贮存稳定性方面。
(1)具有框架结构
Span-80的分子量为428.59,而聚异丁烯丁二酸酐衍生物(以下简称T剂)的分子量为1000~3000之问.同时它具有大分子框架结构。其结构决定了它在乳化炸药中的乳化机理,是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作用,在乳化液中乳化剂以单分子溶解在油中,形成比较稳定的具有立体框架结构的复层膜(膜厚可达100×10-10m)。这类乳化剂形成的乳胶粒子在结构上优于span-80乳胶粒子,乳化炸药的稳定性显著提高,贮存期可达一年以上[8]。
(2)具有微乳化结构
有很好的浮游分散、溶化及中和作用。据文献[9],琥珀酸亚胺型T剂的分散粒径一般在5000~15000Å,某些低分子量型的分散粒径只有20~500Å。这说明,使用T剂制备的乳化炸药,具有微乳化性。微乳化炸药是当今最稳定的乳化炸药[10]。
(3)粒径间形成立体阻碍膜
这类乳化剂的乳化液,不形成胶束而形成胶团。以“双头丁二酰亚胺”为例,由于其亲油部分位于分子两端,在乳化时,两端伸向油相时产生的膜厚形成立体阻碍膜,只要亲油基链越长,这种作用越有利[11]。而其极性部分伸向水相产生分子弯曲,形成膜带同种电荷,于是粒子间具有静电斥力,粒子虽处于相互接触中,又有效地防止了粒子的凝集,从而保证了乳化液的稳定。
(4)具有高粘度
丁二酰亚胺类乳化剂的黏度远远高于Span-80,一般为300~340mm2/s(10O℃),所制备的乳化炸药,连续相的粘度大大提高。高粘度有利于制止由于水、油两相比重差较大造成的重力乳析和由于震动、温度的变化以及机械作用等造成的胶体破坏,有利于贮存的稳定性[12]。
1.3 复台乳化剂
但是单一乳化剂往往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主要原因与分子结构有关。以Span-80为例.其组成成分油酸是舍一个双键的不饱和酸,在同样条件下,饱和的十八酸分子所占的面积为21~25A2。,油酸分子所占面积为28~55A2,显然,使用不饱和的油酸所生成的司盘在油水两相界面因定向吸附所生成的单分子膜就显得比较“膨松”。而每个油酸分子的双键处电子云的分布密集产生了相斥作用从而在双键处形成了孔腔,所谓乳胶炸药破乳就是水分子从油酸分子孔腔中被挤压出所致[13]。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复合乳化剂在乳化及长贮存稳定性方面有重要作用。复合乳化剂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乳化剂混合而成的.使用时分别添加于油相和水相中,在乳化时两种乳化剂互为补充促进,改善其乳化性能。采用复合乳化剂.倘若在截面膜上有“复合物”生成,则此膜的强度增加。紧密堆积就最容易实现,因而液珠就不容易凝结,乳状液就更稳定。显然,复合乳化剂中,辅助乳化剂与主乳化剂必须能生成“复合物”才能有较好的效果。Span-80与木糖醇单油酸脂以一定的比例复合.收效显著。实验还发现:在司盘80中添加磺酸盐、固体粉末等也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