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设色特点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画面的色彩效果极具突出,作为大青绿山水的代表,树立了青绿山水画的里程碑,代表着北宋后期山水的杰出成就。它不仅丰富了唐代山水的金碧画法,也为日后研究青绿山水的设色艺术有很大的启示,其设色的特色以及色彩表现都令它在画史中独领风骚,因此他的设色特点更值得人们去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大青绿设色
两宋时期前后形成了金碧山水、大青绿山水与小青绿山水这三个门类,大青绿山水多为细墨勾勒轮廓,皴笔少且设色浓重。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就属于大青绿设色绢本,质感凝重鲜艳但又不魅俗,其大青绿山水的设色风格是对前人山水设色特色的一种继承。
1.起源
最先开大青绿山水之先河的是唐朝的李思训,他擅用浓重的石青与石绿进行作画,从而展现画面的艳丽和丰富的层次,整个画作无不体现着山水的浓郁和青翠。在处理山石的轮廓上,他运用勾勒金线的手法,增强画面光亮给人以金碧辉煌的感觉。他传于世人的作品《江帆楼阁图》(图二)虽然可能为古代摹本,但是在设色技法上无不体现了李思训流派的特点,画面用墨线勾勒的山石、石绿渲染,是在《游春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发展。
他的儿子李昭道更是发扬其大青绿的方法,其作品《明皇幸署图》(图三)青绿设色特点极为突出,山石没有用皴法,画面白云环绕。运用石青、石绿、赭石、朱砂等颜色进行重彩设色,色彩和谐、格调典雅,可以说二李所创的大青绿设色对于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继承
观察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很容易便能发现其设色上具有二李的踪迹,他不仅继承了其金碧辉煌的重彩大青绿画法,更是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大青绿山水。它画面中的山石用细墨勾勒且皴笔少,赭石为底石色提亮色彩浓重,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就算经过历史的长河几番周转呈现在我们面,即便在此过程中颜色脱落依然是无比的艳丽,由可见其设色极为浓厚,能达到这种效果以至于我们无法想象他究竟染了多少遍。但是不管是染得有多么厚重,他的画面设色依旧均静,这便体现了他的绘画功底,不愧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二)继承传统设色中的随类赋彩法
随类赋彩作为绘画的专用术语,它出自南齐谢赫的著作《古画品录》中的六法论,人们称其为谢赫六法。随类赋彩说的其实就是设色,“类”就是指自然界中不同事物的分类,随类赋彩解释起来也就是指,根据自然界中不同事物所固有的色彩进行相对应的设色,它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写生的概念。
《千里江山图》(图四)用石青石绿表现层峦叠嶂的青山源Z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用汁绿表现万顷碧波的湖水,墨和淡花青色平涂天空,天水皆染用色清新淡雅,画面中房舍等建筑以及树木在设色上更为写实,屋顶用浓重的墨色分染,树干用赭石加墨罩染,树叶用墨以及花青点染,也有部分树叶用石绿直接染出,充分体现了随类赋彩这一概念。《千里江山图》重彩设色,较之现实的山水他又更加的光彩夺目,因此王希孟的设色方法是在谢赫六法中随类赋彩的基础上,也就是在观察自然事物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内心的感悟进行改造,是主观思想与客观事物的统一。
(三)综合了北宋青绿山水画勾皴与染色
仔细研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我们不难看出,它的设色并不是单纯地进行平涂,它是用皴法代替了部分勾线,把色彩从线条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可以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既非常好的综合了北宋整体青绿山水的设色技法特点,又在对北宋皴染技法的基础上开创崭新的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