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本文采用的车辆计数算法 20
3.4 车辆计数界面的设计 21
3.4.1 创建一个应用程序 21
3.4.2 主要功能按钮的设计 22
4 系统运行结果分析 24
4.1 运行步骤 24
4.2 结果分析 26
4.2.1 ROI大小不同对计数结果的影响 26
4.2.2 ROI位置不同对计数结果的影响 27
4.2.3 阈值不同的计数结果分析 27
4.2.4 结果中存在的问题 28
结 论 31
致 谢 32
参考文献 33
1 绪论
1.1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交通运输问题日益严重,道路车辆拥挤,交通事故频发,交通环境恶化,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不断加重。在这种背景下,加强交通管理已迫在眉睫,利用高新科技实现最优化管理是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简称 ITS,包括了智能和交通两方面的内容。目前智能交通系统还没有权威性的定义,人们一般认为将它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智能交通系统要求对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运行组织管理过程都实行智能化;而狭义的智能交通系统则主要是指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营管理与生产组织的智能化,其实质就是借助各种科技手段和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运筹学、人工智能等,将其综合运用于传统的交通运输管理体系,通过对交通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以实现对当前交通情况的协调、调度,从而形成一种以信息化为基础,以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为手段,以安全、实时、高效、服务为目标,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新型现代化交通运输综合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交通设施,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最终实现交通运输的集约式发展[1]。
智能交通系统由智能车辆道路系统发展而来。由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首先遇到了道路交通的复杂问题,因此他们首先对ITS系统进入了深入的研究。美国的ITS的雏形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电子路径导向系统,1991年底,美国国会通过著名的“冰茶法案”,即ISTEA,其目的就在于要发展一个经济上有效、环境上完善的国家综合地面运输系统,直至2000年,美国的ITS项目规划到2011年底要投资2000亿美元来打造全国的ITS。1994年我国部分学者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一届ITS世界大会,这为中国ITS的开展揭开了序幕。虽然我国对道路建设起步较晚,但政府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非常重视,在2001年的申奥陈述中,北京市就曾承诺将投资900亿元用于北京的交通规划和建设。此后,各个城市纷纷加快了智能交通的建设,这不仅为人民大众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应。文献综述
1.2 车辆检测算法研究概况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技术。利用OpenCV和Visual C++6.0组建实验平台,对背景建模方法和车辆跟踪与车辆计数等难点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证明,目标检测有着较高的准确率。论文也将以此为顺序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