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磁流变体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

时间:2018-04-12 19:57来源:毕业论文
2. 5. 1被动控制 结构被动控制一般是指在结构的某个部位附加一个子系统,或对结构自身的某些构件做构造上的处理以改变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被动控制


2. 5. 1被动控制
    结构被动控制一般是指在结构的某个部位附加一个子系统,或对结构自身的某些构件做构造上的处理以改变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被动控制因其构造简单,造价低,易于文护且无需外界能源支持等优点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成为当前应用开发的热点。许多被动控制技术己日趋成熟,并己在实际工程中应用[9]。目前广泛采用的被动控制装置主要有:
    A)基础隔振
    其基本原理是延长结构周期,给予适当阻尼使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减小,同时,让结构的大位移主要由结构的底部与地基之间的隔振系统提供,而不由结构自身的相对位移承担。目前的基础隔振技术可分为两类:弹(粘)性隔振和基础滑移隔振。
    (1)弹(粘)性隔振:
    在结构物底部与基础顶面之间增设一侧向刚度较低的柔性层,使结构体系的周期延长,变形集中在底层,上部结构基本是刚体运动,柔性底层对上部结构来讲所起到的是低通滤波的作用,所有破坏作用较大的中高频成分几乎全部可以滤掉,或者说反射回到地基土层中去,目前国内外最受重视和应用范围最广的橡胶类支座隔振即是此类方案的代表。
    (2)基础滑移隔振:
    在结构物与基础之间设置摩擦系数较小的摩擦材料,使结构与基础解祸,利用支座的滑移来消耗能量。基础隔振主要用于频率较高的低矮结构及桥梁等。值得注意的是在1994年美国加州北岭地震和199_5年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中有几栋橡胶支座隔振房屋经历了强烈地震的考验,对这一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自这两次地震以来,应用橡胶支座的基础隔振技术己获得工程界的认可,相应的产品标准己付诸实施,减振耗能或消能技术近几年来也己从基础研究转向工程应用,产品标准亦己着手编制。
    B)耗能减振
    把结构物的某些构件(如支撑、剪力墙、连接件等)设计成耗能杆件,或在结构的某些部位(层间空间、节点等)安装耗能装置。在风载作用或小震时,这些耗能构件或耗能装置具有足够的初始刚度,处于弹性状态,结构物仍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以满足使用要求。当出现中、强地震时,随着结构侧向变形的增大,耗能构件或耗能装置率先进入非弹性状态。产生较大的阻尼力,大量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使主休结构避免出现明显的非弹性状态,并且迅速衰减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保护主体结构及构件在强烈地震中通体破坏,确保其安全性。
    C)被动调谐减振控制
    由结构和附加在主结构上的子结构组成,附加的子结构具有质量,刚度和阻尼,因而可以调整子结构的自振频率。使其尽量接近主结构的自振频率或激振频率。这样,当主结构受迫振动时,子结构就会产生一个与主结构振动方向相反的惯性力作用主结构上,使主结构的振动反应衰减并受到控制。该减振控制不是通过提供外部能源。而是通过调整结构的频率特性来实现的。子结构的质量可以是固体质量,此时子结构被称为调谐质量阻尼器((TMD);也可以是储存在某种容器中的液体质量,其调谐减振作用是通过容器中液体振荡产生的动压力差和粘性阻尼耗能来实现的,此时子结构被称为调谐液体阻尼器((TLD),   TLD可分为储液池式和U形柱式。结构被动调谐减振控制技术己成功应用于多高层结构,高耸塔架,大跨度桥梁,海洋平台等的地震控制,风振控制和波浪引起的振动控制。
2. 5. 2主动控制 磁流变体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1301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