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企业的绩效评价研究,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而理论的研究更甚。在很早的时期企业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就一直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以及专业人士的关注,并且从未放弃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24157
1 国外研究综述
1911年哈瑞设计了标准成本制度,开始把标准成本的执行情况和成本差异分析结果作为企业绩效评价的主要指标。
1928年Alexander Wall创新性地提出沃尔比重评分法。这种方法是把7个指标作为评价公司经营状况的依据,侧重对负债和偿债能力的分析
20世纪30年代,詹姆斯•麦金西开始对企业进行定期的经营管理状况评价。
1939年Michael Kesner首次引入美国经理人报酬与绩效评价关系,丰富了绩效评价的内容。论文网
1973年Satty提出对非定量事件进行评价的AHP方法,后来的学者将数学的基本原理融入进去,对绩效评价的方法从此突破。
1979年Persen和Lessig对400家跨国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销售利润率、每股收益率等作为其绩效评价的指标,经营利润和现金流量是该时期绩效评价的重要因素。
20世纪80年代,Dolnason Brown设计了基于投资报酬率的杜邦分析体系,为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提供了依据, 形成了综合的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1990年,Kelvin Cross, Richard Lynch创新地设计了把企业总体战略与财务信息结合起来的评价体系, 提出业绩金字塔等级制度法。其模型是,最顶层是公司的整体战略,逐步递减向下传递信息。
1991年Stern Stewart在《应用公司理财》杂志上发表文章,首次提出了经济增加值(EVA)的概念。Stern Stewart在该评价体系中指出,企业市场价值的增值作为绩效评价的衡量标准是科学的、合理的。90年代中期以后EVA逐渐被国外企业广泛应用,并成为传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补充。
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Kaplan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David Norton带领的研究小组在“衡量未来组织的业绩”的研究课题中,提出一种新的绩效评价体系——综合平衡计分卡(BSC),引起了强烈反响。平衡计分卡从四个方面:财务、内部运营、顾客、学习和成长为企业绩效评价提供更全面的考核依据,促使公司在开展日常生产经营中更加注重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实现了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全面、完整、准确、综合的评价, 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7年Jeffrey对现有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不断地创新,提出修正的REVA ,即改变原有的以经济价值为基础,转向以资产市场价值为基础。
进入21世纪后,大众开始逐渐接受利益相关者是通过企业来实现相互联结的这一思想。另外,绩效评价范围渐渐扩大,加入了包括各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等指标。安迪•尼利(2002)摆脱传统绩效的局限性,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绩效评价框架——业绩三棱镜(Performance Prism),把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主体都考虑进去。
2 国内研究综述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绩效评价以实物产量为主。计划经济时代,企业不拥有自主经营权,国家不重视企业成本的考核,单纯地从实物和产出数量方面来评价。
20世纪80年代绩效评价逐渐转变为以产值和利润为主。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呈现出一种新气象,企业经营自主权开始逐步扩大。国家经委、国家计委等751部委在1982年,明确规定考核企业的主要依据包括总产值和增长率、产值利税率和增长率、上缴利润和增长率等在内的16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20世纪90年代,我国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关注点集中在财务指标的制定方面。杜胜(1998)指出,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于国家税收收入,国有企业其经营绩效评价的财务指标侧重点应该放在公司的盈利能力方面,把投资报酬率作为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主要指标,并把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张友棠(1999)认为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需要引入企业现金流的获取能力这一财务指标。李常青(1999)也认为企业会计利润考核的主要依据应当是现金流量。 绩效评价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17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