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组织特征,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像其他资本一样,社会资本是生产力,它使一些不可能实现的目的成为可能。通过合作来促进社会资本,提高社会效率。”其他学者如波特、波茨、林南等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社会资本理论。”
从上述学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其社会资本概念的特点:第一、社会资本是一种可以吸取某种资源的、可持续性的社会网络关系;第二、社会资本是一种制度化的网络关系,而不是由亲属关系和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自然关系,是在一个特定的工作关系、群体关系和组织关系中存在的,它要通过某种制度关系来加强,社会网络不是自然形成的,必须透过一些策略来构建;第三、社会资本具有潜在性和现实性,只有当社会网络被行动者调动或利用时,它才能以某种能量或资源的形式发挥资本角色在实践中的作用;第四、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每一个链接在其中的社会成员都能够从中受益,但受益的程度取决于每个人实践能力的大小而有所区别。
社会资本理论给我国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提供了新视角,社会资本在社区中表现出的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信任的关系。它表现为居民之间,居民与组织之间建立的相互信任程度;二是关系网络的形成。表现为社区中各种关系形成的相互帮助和相互合作交织着的关系网络;三是规范的建立。居民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活动,在处理各种社区事务中形成了制度化的行为规范。在社会资本的形成中,“参与”占据核心地位,它是指个体参与社会、人际关系、社会事务的机会,通过参与有利于加强人际关系网络的认同和归属感,有助于加强内部沟通、网络链接和凝聚力。在社区建设中,居民只有直接参与,才能有效地整合和发挥社区的各种资源,培养居民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区意识,所以居民的社区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内在驱动力。
毕业论参考文献
[1]F.藤尼斯《共同体与社会》中文版(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95.
[2]姜晓萍,衡霞.《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一期.
[3]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4] 参见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
[5] 包亚明.《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2页.
[6] 刘娴静,邝凤霞.《重构社区社会资本——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8期.
[7] 朴长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8] 孙璐.《利益、认同、制度安排——论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9] 肖富群.《居民社区参与的动力机制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0] 李霞,陈伟东.《武汉市居民社区参与现状及制约因素》.《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1] 张卫,张春龙.《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的实证分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2] 胡亚美.城市居民参与体育健身[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3] 张红霞.《不同居住区居民社区参与的差异性比较》.《社会》.2004年第5期.
[14] 王彩梅.《试论公民参与能力的提高》.《理论导刊》. 2006年第10期.
[15] Fan Yang,Wen Xu,Jian-xun Peng.《Resident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for Sustainable Improvement of Old Urban Communities in China》,2010,4. 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3):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2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