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 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高等师范教育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重要实践环节的教育实习面临着重大而又深刻的变革。高师学生教育实习是高师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 我国传统的高师教育实习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并各自发表了不同的的观点。对这些文献我加以总结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实习的现状、高师院校传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国外发达国家教育实习改革特点、提高高师院校教育专业实习质量的对策。41730
毕业论文关键词:教育实习;改革;文献;问题与对策
高师院校教育实践作为教师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 被认为是教师在教育中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是促进职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我国教师教育中坚力量的高等师范院校(简称/高师院校), 在教学计划中一直把教育实践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给予较高的学分, 以此加强对教育实践的重视。然而, 我国高师院校在切实改进师范生实际教学行为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方面仍显得滞后, 准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与新时代对未来教师的要求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具体表现为师范生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的性质与价值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现实中存在着弱化教育实践环节的趋向, 试讲与微格教学流于形式, 教育见习和教育研习基本处于缺失状态, 教育实践效果与质量令人担忧。这些问题已经影响着教师教育的发展和优秀教师的培养。
一、我国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非常重视实践,对教育实践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与方案,为我们进行教育实习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1.教育实习的萌芽:古代教育家的笃行教育思想
作为一个实践性的认识过程,教育实习和古代思想家们的行为思想有质的的相同之处,古代教育家们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2.教育实习的产生:清末民初的教习与演习
教育实习是在近代与师范教育同步产生的早在1886年,梁启超在《论师范》一文中指出:“以师范学堂之生徒,为小学之教习,而别设师范学堂之教习,使课之以教术,即以小学堂生徒之成熟,验师范学堂生徒之成就。”这实际上就是倡导师范生到小学去实习。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南洋公学师范院,随之也产生了近代师范教育实习。1902年和1904年,清政府对实习作了明文规定:京师大学堂第四学年实习,优级师范学堂第四学年“教授实事演习”,第五学年“教育演习”。使我国的教育实习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了下来。具备教育实习之雏形,对促进师范教育的发展,提高师资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3.教育实习的发展:解放前后的参观、见习与实习
解放前,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势所限定老根据地的农民讲习所在其教育计划中安排三周的参观、见习和实习,这是社会主义教育实习的萌芽。在国统区,延续并发展了近代的教育实习,到三、四十年代逐步趋于完善。1943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师范学院学生实习办法,这是我国关于教育实习的第一个专门工作条例。
解放以后,各级各类师范教育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教育实习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1952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以此为据,北京师范大学在苏联专家的亲自指导下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教育实习,成效十分显著。在这一阶段,教育实习的发展得益于陶行知和等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的理论指导。 师范生教育实习效能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41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