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在早期的危机管理研究中重视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急处置,但随着危机事件类型和范围的扩大,有关应急管理各领域的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澳大利亚罗伯特·希斯的《危机管理》从管理的角度对危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涉及危机反应、预防、恢复、计划、风险评估和危机评价等方面,贯穿了危机管理的全过程,为危机管理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社会心理学方面,Renkema等人通过实验证明了当人们受到刺激后出现了死亡焦虑时,从众行为更容易在群体中出现,而且群体中个人的判断更容易受到大多数人的想法的影响,对社会问题原有看法也会发生改变,以达和与其他人的一致获得集体认同[2];Jessica Jensen和William Waugh Jr.全面深入地回顾了美国的ICS(Incident Command Systems)自建立至今近40的演变及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使用和实践情况,并提出了对ICS系统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3]。Guillaume和Dezecache根据研究提出了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群体恐慌和集聚行为,除了能提高个体的生存的几率外,还能起到加强社会纽带的功能[4]。43174
国内方面,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疫情以后,学界和政府方面都提出了对尽快建立起我国自己的应急管理体系的迫切要求。各界学者从应急管理的体系建设、运行机制、部门分工等方面结合我国的国情、特点,并借鉴国外经验,进行了许多研究,得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与研究成果。李华强、王顺洪等人以汶川特大地震的实际调研数据为例,研究了突发性灾害中不同人群的恐惧心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不同受灾区域中风险感知、无助感和恐惧心理对公众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程度,并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突发性灾害中公众恐惧心理的应急管理政策建议[5];孙多勇将前景理论应用于危机事件下个体行为决策研究,提出和建立了个体灾难恐惧感知的概念模型、危机事件下群体行为综合分析模型,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公共危机应对新模式,为社会公共危机应对提供了新的理念和策略选择[6];张海波、童星通过比较案例研究,讨论了中国应急管理在社会变迁、治理转型、政府架构、政策体系、运行机制五个维度上的结构变化,通过归纳逻辑和类比方式,对中国应急管理结构固化进行理论概化,提出“彗星”结构与“慧尾”效应,形成关于中国应急管理的结构变化的理论命题[7];王春雪通过建立突发事件恐惧情绪感染概率模型,将突发事件类型因素及性别、年龄、人格类型、文化程度、安全教育程度等人员个体因素,归为突发事件恐惧情绪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了突发事件恐惧情绪感染受不同个体因素的影响程度,及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恐惧情绪感染概率存在一定的差异的结论[8]。数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诸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专门法律,并且强调了从国家到省(区、市)、各个行业、不同事件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对相关机构进行改组、整合,提高危机发生时的协同能力与执行能力,从法律^751`文'论"文www.751com.cn、机制、体制等方面推进了我国在应急管理领域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虽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待完善之处,但应急管理及其相关问题,已成为政府公共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综上所述,国内对突发事件中公众恐惧相关内容的研究还比较少,主要研究重点集中在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体系建设研究,及应急管理总体系统、系统理论等宏观方面的研究上。而对危机中公众的恐惧管理,特别是对公众恐惧的成因、预防、疏导、平复等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这也为群体恐慌问题和突发事件中公众恐惧管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本文通过分析公众恐惧在突发事件中应急过程中造成的影响与伤害,提出了突发事件中对公众恐惧的预防、疏导与救治的基本思路,希望藉此提高政府在危机管理中效率,保障人民利益,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害。 危机管理应急管理体系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4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