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图式理论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图式理论的深入研究得知图式理论对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 养成儿童的良好阅读习惯有很大帮助。本文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梳理:(1)图式理论与儿童阅读兴趣研究的发展状况;(2)图式理论与儿童阅读兴趣研究的现状分析;(3)图式理论与儿童阅读兴趣研究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图式理论与儿童阅读兴趣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44851
关键词:儿童阅读兴趣;图式理论:综述
儿童时期是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儿童时期的阅读兴趣具有延续性,影响终身,因此,培养儿童阅读兴趣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与阅读习惯的养成, 对提高少年儿童阅读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遵循儿童阅读兴趣发展规律发现图式理论对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 养成儿童的良好阅读习惯有很大帮助。随着社会的发展, 图式理论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它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应运。特别是儿童阅读兴趣方面影响深远。将图式理论应用于儿童阅读,利于更好提高儿童阅读兴趣。
一.图式理论与儿童阅读兴趣研究的发展状况
(1)图式理论发展状况
图式理论( schema theory) 是认知心理学中用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模式, 它是 1781 年由心理学家康德( Kant, I) 提出的。到 1932 年, 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 Bartlette) 把图式定义为人们过去的经历在大脑中的动态组织, 并将图式概念运用到记忆和知识结构的研究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经过人工智能专家的努力, 图式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进入 80 年代, 心理语言学家把图式理论运用到外语教学上来, 用它解释外语教学学习和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 从而形成了图式阅读理论。图式阅读理论认为, 图式是认知的基础, 是储存于人脑记忆中用于表达一般概念的资料构架。人们对新信息的理解是根据自己已知信息、经验对新信息进行选验( sampling) 、预见( predicting) 、验证( testing) 、肯定或修正( confirming or revising) 的思维过程( Goodman,1976)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理解新的知识, 获得新的经验, 形成新的图式, 是一个处于不断更新, 不断积累的动态过程。
纵观国内研究内容,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90年),理论介绍阶段。这一阶段发文量不多,研究内容主要是对图式的介绍和解读论文网,涉及的主要的学科领域为哲学。
第二阶段(1991—2000 年),理论介绍与应用并存阶段。人们除了对理论继续引进和介绍外,已意识到图式理论的应用问题,开始把图式理论应用到阅读、翻译等领域,但研究方法主要是思辨性的,涉及的学科领域已从哲学扩展到了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外语教学领域。
第三阶段(2001—2010年),理论应用阶段。这一阶段图式理论研究的发文量急剧增加,并且图式理论的研究逐渐从理论介绍走向理论的应用,尤其是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应用,且研究方法趋于严谨。
(2)儿童阅读兴趣的发展
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受到年龄,性别,家庭,传媒和学习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儿童阅读兴趣发展状况。针对每个阶段儿童阅读心理,把儿童阅读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中级和高级阅读期。
初级阅读期包括婴幼儿阅读期和低龄幼儿阅读期。婴幼儿儿童阅读以色彩鲜艳,内容有趣,语言简洁的画册和电子读物为主。低龄幼儿阅读期儿童可以看懂以图为主,稍加文字的画册和连环画。他们对带有插图的儿童读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开始识字,产生有一天也可以像成人一样看书的欲望。 图式理论与儿童阅读兴趣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46100.html